正月十五挂红灯笼的传说
每年的正月十五,郓城县及周边一带都有挂红灯笼的习俗,这一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呢?
据传唐朝末年,黄巢在冤句(今山东省菏泽市)发起农民起义,队伍逐渐发展壮大,所向披靡。不久,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郓城。郓城县城墙高耸,固若金汤,围城数日,久攻不下,伤亡惨重。
这时快过年了,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黄巢只好先把队伍撤下来,等待时机。
年很快过去了,转眼就要到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又叫元宵节,鲁西南一带有这样一个风俗:这天不论是官是民,都要吃汤圆。黄巢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何不乘人们准备过元宵节的时候,进城摸摸唐军的虚实,再定攻城之策。于是,乔装打扮,担上汤圆挑子出了大营,直向郓城县城走去。
黄巢进了城门,一直奔西街。走不多远,见十字街前许多人正指指划划地看什么。刚好,这时对面来了个卖醋的老人。黄巢上前施礼说:“请问老人家,前面出了什么事?”老人打量一下黄巢,左右望望,把他拉到路边,低声说:“前两天黄巢带兵攻城不下,把队伍撤走了,听说过几天还要来的。官府贴出告示,要百姓出人出粮,唉!要打仗了。”
两个人正说话,忽听一阵马蹄响,黄巢抬头一看,前边来了一队人马,当兵的边跑边嚷道:“众家百姓听着,黄巢进城了,有发现卖汤圆的马上报告。知情不报者诛灭九族!”
黄巢知道军中出了叛徒,走漏了消息,便扔下挑子急急忙忙钻进一个巷子里。躲进了一家院子,见一位老人从屋里走出来,此人正是十字街头跟自己说话的那个卖醋老人,老人急忙走过来说:“快跟我来”。
这时,街上又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有人砸门。老人急忙把黄巢领到后院,来到醋缸跟前,掀开缸盖让他钻了进去。老人拿把扫帚刚要扫地,大门被撞开了,十几个官兵闯进来。官军头目恶狠狠问:“有个大汉,你把他藏在哪里了?”老人说:“我家大门插着,没人进来!”一头目骂道:“胡说!他明明跑到这儿来了。你不想活了,给我仔细搜!”十几个官兵马上进屋,翻箱倒柜乒乓一阵乱响,东西砸坏了不少,醋缸也打破了两口,醋流满了院子,官兵搜了一阵子没发现什么,便离院而去。
官兵走了,黄巢从醋缸里爬出来,看到一片狼藉,便安慰老人说:“老人家不要难过,救命之恩定当重谢,告辞。”
老人站起来说:“现在天还不黑,到处都是官兵,你往哪里躲呢?不如在此躲避一时,等天黑后再想办法。”
黄巢见老人厚道诚实,便进一步打听说:“老人家,这座城有何妙处,义军攻了三天竟攻不破?”老人说:“客官有所不知,这城建在春秋时期,后多次整修加固,城墙又高又厚,上有滚木,两厢藏有弓箭手,易守难攻啊。”
黄巢问:“那就没办法了吗?”
老人说:“要攻城,不能攻打城门,得从关帝庙的豁口偷袭。”黄巢又问:“老人家,你知道我是谁吗?”老人犹豫了一下,说:“你不是黄大将军吗?我们穷苦百姓正盼着你来呢。”黄巢听了很感动,拉住老人的手说:“老人家,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正月十五晚上挂在房檐上吧。”
黄巢走后,老人把消息传给邻居,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全城穷百姓都知道了,家家买红纸扎灯笼。
正月十五晚上,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笼,全城灯火通明。黄巢带领五百精兵,蹚过护城河,按老人所指的路悄悄进城,一声号炮,内外夹攻,很快攻破城门,将官兵打败。
攻城前黄巢号令:凡是挂红灯笼的大门,起义军一律不准进去;不挂的,要进去抓赃官老财。结果,一夜之间就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全部抓获。第二天,黄巢开仓分粮,并亲自给卖醋老人送去两口大缸和五百两银子。
从此之后,老百姓为了纪念黄巢攻克郓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便挂上红灯笼。后来,正月十五挂红灯笼逐渐演变成了避凶的方法,并越传越广,继而形成传统保留到今天,成为元宵节的一大特色。
魏建国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丰山)“真是没想到,自己的案子不用开庭审理就能得到解决,更没想到能解决得这么快。”冯某说。2016年7月,冯...
郓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郓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