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深处梅花香
□史怀宝
民国年间,郓城是一座几千人的小县城。那年深秋的一天上午,中医王心田去县城出诊,南关外,迎面一队出殡的人,王心田来自武安镇,是著名中医王明超的大弟子,小有名气。王心田忙为送葬队伍让路,他疑惑地看见,几滴鲜血从棺椁中滴下来,他连忙问路人死者情况?路人告诉他,孕妇,难产而死。王心田上前几步,拦住送葬人群,大喊:死者还有救,我是王心田。众人一愣,正要发火,一听王心田的名字,忙停下棺椁,抬出死者,就地抢救。王心田几根银针扎下去,“死者”哎哟一声,众人忙把死而复生的孕妇抬回家,王心田以针灸和手法为孕妇治疗接生,“哇”的一声,一个男婴诞生出来,母子平安。几副中药后,“孕妇”母子康复。王心田名声大振。
据王明超的第四代弟子侯仰记介绍:祖爷爷和爷爷的名声非常大,当时,家里有两层土楼,四面开门,面向武安、郓城、菏泽乃至外省的患者。郓城一带有结拜“仁兄弟”的习俗,当地偏僻贫困,不少患者拿不起医药费,王明超、王心田、王体玉三代中医常为穷苦百姓减免医药费用,大家敬佩他们的高尚医德,纷纷请求与他们结拜仁兄弟。侯仰记说:爷爷的把兄弟大都是一些贫苦百姓,他的仁兄弟有上百人。如此,诊所抢救的患者更多了,先辈“精诚大医救死扶伤”的精神至今影响着侯仰记,成为他行医四十多年的座右铭。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经营的飞集诊所在继承传统中医的基础上,响应新中国的号召,学习并引进西医,为周边群众治病健身,成为鲁西南第一家农村中西医结合诊所。侯仰记生于1958年2月,他从小习武,是郓城县梅花拳的传人。他从来不抽烟、不喝酒,有良好的养生习惯,如今六十多岁的他看上去四十出头的模样。早年,家里兄弟多,日子紧巴,为了供弟弟妹妹读书,郓城一中毕业后,侯仰记没有复读就参加了工作,他学过木工、做过面点,会开拖拉机。从他记事起,母亲体弱多病,他常为母亲抓中药,因此,他打小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医生,为母亲一样的患者治病。
1979年夏天,父亲托人送侯仰记到王体玉的诊所,开始学习中医。侯仰记能吃苦,特别尊重老师,进步很快,他和师妹王灵芝一起跟师爷和师父学习中医,经常起早贪黑地为群众查体治病。后来,侯仰记与师妹王灵芝喜结连理。据王灵芝回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赤脚医生收入很低,也很辛苦,责任心却很大。不管寒冬腊月,还是大雨倾盆,一听到对方病危求诊,夫妻二人马上出诊。有一次,邻村一位患者病情危重,侯仰记半夜冒雨出诊,道路泥泞,两个多小时才赶到患者家里,抢救好患者,天已经大亮。2000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侯仰记认为,医学学无止境。几十年来,他积极参加乡镇、县乃至全省全国的中西医培训学习。他是齐鲁医科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还先后在菏泽中西医进修学校、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医科大学进修学习,再加上他四十年如一日的临床实践,他的中医、西医水平渐入佳境。
2008年,郓城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诊所制度”,附近几个村的卫生室集中在一起,侯仰记被推举为中心诊所一把手。他擅长针灸,从医四十多年来,几乎针到病除。但是,不管是谁,他从来没收过针灸费用。同时,侯仰记积极投资社会公益事业:村里没路灯,他拿出诊所的部分收入,为村里安装路灯,并负责电费;先后两次为村里硬化路面、维修路面捐款;定期为村里的五保户、困难户免费体检;逢年过节,他和妻子经常带着礼品,挨家挨户走访村里的困难群众。
侯仰记坚持未病先治、预防为主的理念,常年投身于农村基层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兢兢业业地为一方群众查体治病,宣传中医运动健身的理念。他说,能把中医发扬光大,救治更多的病人,是他一生最大的愿望。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孟欣)2019年“中国体育彩票杯”山东省第十五届攀岩锦标赛于11月9日至11日在郓城县宋江武校举行...
郓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郓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