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密织四级网格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3500人的村庄变净变美了

大众日报 2019-11-13 09:42 大字

□记者 王兆锋

通讯员 赵考壮 报道

本报郓城讯 郓城县丁里长镇王兵马集是一个3500多人的大村,街道多、胡同多、坑塘多,环境卫生管理难。深秋时节,记者走访村庄,大街小巷干净整洁,没有垃圾、杂草。

村委会主任张洪路介绍:“过去我们村,人多不好管理,村民垃圾随手扔,环境脏乱差。一个多月前,全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们借此机会,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理,村庄变净变美了,村民的精气神也提振上来了。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形成一街一景、一街一特色的景观。”

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时,该村每天出动4台挖掘机、拖拉机,还有50多名劳动力,机械清除不了的,再人工清理。村干部都成为街长,每人负责一条街,街道路口挂着街长的名字和电话。全村107名党员,每名党员都包胡同。

“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通过集中行动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使群众真正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郓城县委书记刘文林说。

郓城县为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形成县级统筹、部门牵头、乡镇街区主抓、村居落实推进的工作机制。全县共设四级网格,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任一级网格长;包乡镇的副县级领导为二级网格长;乡镇街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为三级网格长;乡镇副科级及中层干部任四级网格长;全县以自然村或街巷为单位共设立1154个四级网格,抽调11个部门的67名干部,成立了23个督导组,每天深入镇村,实行全程跟踪,一天一通报,一天一排名。全面推行街长责任制,每条街道由村干部、党员或村里“明白人”任“街长”,一街一长、专责包保、分片管理、整体提升。每个村至少有2名以上退休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人大代表担任义务监督员,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动手的强大合力,同时,严格落实“门前三包”,确保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为建立长效机制,郓城县扎实开展路域、水域、村域、镇域等“四域”环境综合整治,和田园、庭院、校园等“三园(院)”环境美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夯实路长、河长、村主任、街长的责任。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深入开展“小手牵大手、爱护环境你我他”活动,新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5个、美丽乡村50个、绿化村居150余个。

把保护村庄自然风貌和挖掘村庄人文资源,作为村容村貌提升工作的重要内容。郓城县深入挖掘历史乡村文化和水浒文化资源,传承保护承载乡愁的特色地段、特色建筑和特色文化符号。将闲置旧宅改造成300多处村史馆、民俗博物馆,进一步增强了乡村文化底蕴。深化“一村一品”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培育一批内涵深厚、韵味独特、各具特色的乡土民俗活动品牌,避免“千村一面”。一棵老树、一座老宅子、一栋古戏楼……都承载着乡愁,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新闻推荐

划分“党员卫生责任区” 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我要为俺村的‘党员卫生责任区’点个赞。有了责任区后,我们村的党员可负责了,每天一早,他们就开始上街巡查监督街道、胡...

郓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郓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