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破解“不想脱贫”“不敢脱贫”“不能脱贫”“不会脱贫”等难题 残疾人种上1号扶贫大棚

农村大众报 2019-10-18 12:53 大字

李明圆正在大棚里给多肉植物浇水。10月17日,郓城县程屯镇任垓村村民李明圆早早来到大棚里,熟练地摆弄起自己种的多肉植物。趁着浇水的间隙,李明圆拿出手机回复网店顾客的问题,按订单打包、联系快递员发货。“今年到现在赚了6万多块钱。不光我自己脱贫了,还雇了几个村民跟我一块干。”李明圆说。

作为山东省20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区之一,郓城县委、县政府集中破解“不想脱贫”“不敢脱贫”“不能脱贫”“不会脱贫”等难题。2018年底,郓城县163616名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扶贫先扶志

李明圆今年34岁,18岁时因患皮肤病,长期服药造成股骨头坏死落下二级残疾。为了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样子,他整天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明圆之前有点自闭,家里来个人都赶紧躲起来,出趟门得家里人陪着,很让人放心不下。”程屯镇副镇长杨燕珍说。

2016年,李明圆偶然接触到多肉,在网上自学种植技术,在家里试种。李明圆“小爱好”被镇、村扶贫干部发现后,去年帮他协调租赁了村里位置最好的1号扶贫大棚。可是,第一年进的种子几乎都没长成,5000块钱的损失使得李明圆一度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任垓村“第一书记”董亮、程屯镇扶贫干部苏堪忠轮番鼓励他坚持走下去,多次到菏泽花卉市场帮他寻找客户,还推荐他免费参加了县里的电商培训。如今,李明圆每个月的销售额上万元。看着大棚里5万盆多肉,李明圆干劲更足了,今年他准备再包两个棚。

这样的帮扶在郓城县频频上演。郓城县坚持将抓党建和抓脱贫两项核心工作任务紧紧扭在一起,精准选派115个驻村工作队、575个扶贫工作组进驻乡村,32名优秀后备干部充实脱贫攻坚一线,6774名党员干部与33733户、68144名贫困群众结穷亲、挖贫根。郓城县坚持将最优秀的党员干部放在脱贫攻坚最前沿,把攻坚一线作为锤炼干部、转变作风的“赛马场”,对在脱贫攻坚一线埋头苦干、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坚持成熟一个使用一个。2019年6月,充实脱贫攻坚一线近2年的后备干部80%被提拔重用。

实现产业脱贫

“老靳,给我来十斤花生油,你这油就是香。”靳东来的东来油坊刚开业没多久就享誉周边。“以前,像我这样的残疾人,开油坊是想都不敢想啊,

多亏了政府扶贫政策好,不但帮我找房子,而且还提供了4万元的扶贫贷款。”靳东来高兴地说。

靳东来今年49岁,患有先天性眼病,视力只有平常人的一半。“现在一个月油坊收入达到了4000元,去年光荣脱贫了。”对于未来,这位曾经的贫困户充满了憧憬。

郓城县相继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72亿,整合利用涉农资金5.24亿元,累计发放“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2.78亿元,帮助贫困户通过产业自主脱贫。

在郓城县南赵楼镇盐厂村有位79岁的贫困户叫纪秀莲,老伴过世,儿子、儿媳都有智力障碍,孙子尚年幼,一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纪秀莲一个人身上。2016年,村里建起了一处扶贫车间,返乡创业青年李继元与村委会签订了车间承包合同,生产毛绒玩具。扶贫车间建成当年,就吸纳了盐厂村和附近群众47人,其中安置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5人。也正是那一年,纪秀连在镇扶贫干部的动员下,带着智力障碍的儿媳来到扶贫车间务工。当年两人年收入接近6000元,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如今,扶贫车间务工人员增加到了60多人。

截至目前,郓城县共建设扶贫车间615个,实现年产值18亿元,利润1.3亿元,吸纳就业7838人,受益分红贫困群众18080人,推动了贫困群众由“获得式”扶贫到“参与式”脱贫转变。

新闻推荐

“郓城泥塑”获地理标志商标认定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文杰)近日,“郓城泥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这是继2018年...

郓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郓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