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地、钱”三篇文章,为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探新路 山东郓城4年23万农民变身“城里人”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1-24 06:46 大字

本报讯(记者丛民 通讯员刘考勇)39岁的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玉皇庙镇李樊庄村农民李秋菊,初中毕业就到外地打工,如今她回郓城一家企业上班,还在县城买房安了家,两个孩子就在附近的学校上学,一家人成为“城里人”。

自2014年12月郓城县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以来,已有23万名像李秋菊一样的郓城农民,把家从农村搬到了城镇,其中14.6万人住进县城,城区常住人口从19万人增加到33.6万人。据统计,四年时间郓城县城新增建成区面积17平方公里,达到45.55平方公里,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和40%,分别比2014年提高6.7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

“郓城的新型城镇化,主要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推进城镇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方面的试点任务,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突出规划引领,扎实做好‘人、地、钱’文章,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城镇发展格局。”郓城县委书记刘文林说。

近年来,郓城一方面通过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完善各类农业托管服务模式,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农民带权带钱进城;另一方面,大力推动返乡创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让进城人口“留得下”“有活干”。2014年以来,新增返乡创业人员注册实体经济企业4.3万家、个体工商户3.4万余家,带动就业12.8万人,实现了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

同时,加快城镇扩容提质,在医疗、教育、养老、文体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仅教育方面就新建、改扩建城区学校19处,新增教学班768个,提前一年解决了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在一家机械厂工作的双桥镇郑庄村农民马驰森告诉记者,正是为了让孩子能享受到好的教育,让年迈的父母就医方便,他才决定把家搬到了县城。

据郓城县委副书记、县长谷永强介绍,四年来,郓城累计投入城镇建设资金达300多亿元,为新型城镇化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创新搭建投融资平台。通过对闲置资产盘活、资产重组及业务板块重组,打造了水浒置业、郓财投资等融资平台,增强了城市发展的造血功能。2016年11月,郓城县在菏泽市率先成功发行了9.7亿元的城投债,总投标规模33.6亿元,认购倍数3.5倍。二是成立了30亿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基金、50亿元的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发展基金和菏泽市首只10亿元的城市建设发展基金,先后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9个、资本金9.3亿元,直接融资到位资金80.4亿元,为重大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是积极实施PPP融资模式,19个项目纳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投资总额188.6亿元。截至目前,已落地项目10个,总投资97.5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力争2020年城区人口达到50万人,努力把郓城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清气净、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特色中等城市,为欠发达地区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贡献‘郓城方案’。”郓城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办公室负责人石奇海说。

新闻推荐

玉皇庙镇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镇

玉皇庙镇一角本报1月16日讯(通讯员王圣军)1月11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2018年省级园林城...

郓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郓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