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的新玩法 传统文化“抖”起来

山东商报 2019-01-16 10:04 大字

刘汉恩的刻瓷作品《一叶鸣蝉》刘汉恩的刻瓷作品《一叶鸣蝉》传统文化在线上平台渐趋活跃传统文化在线上平台渐趋活跃上周末,济南市曲艺团90后青年相声演员许庆贺完成了封箱演出,春节前的最后一场演出谢幕,并不意味着落幕。他还有着另一个舞台,抖音。

自2016年上线以来,抖音平台因趣味性和即时互动性而备受关注。在去年,抖音发起“谁说传统文化不抖音”“我要笑出国粹范”等系列话题,吸引了包括许庆贺在内的许多山东传统文化传播者:专业演员、业余戏曲团队、非遗传承人……抖音延伸了他们的舞台,也让“高冷”的传统文化走入一方手机屏幕,走入“寻常百姓家”。记者许倩

传统文化多渠道“发声”

封箱演出结束,许庆贺2018年的登台演出也圆满完成。回忆过去的这一年,许庆贺感叹,登台表演的机会更少了。“去年我们一年的演出场次加起来不到300场,2017年的时候几乎每天一场”。历史久远、传承难续。这是传统文化面临的大趋势,也让许庆贺倍感惋惜。

还是去年,抖音上一曲《探清水河》让青年相声演员张云雷走入大家的视野,传统文化接了地气,开始火热。而这,也给了许庆贺启发。“北京、天津和济南是曲艺界的三大码头,但近年来济南的传统文化相声不是很繁荣。抖音的传播能力很广泛,借此也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济南还有相声这个曲艺门类。”于是,许庆贺也开始玩起了抖音。

去年5月份,许庆贺注册了抖音。“开始的时候觉得很新颖、好玩,就发布了一些演出视频。”许庆贺回忆,朋友看了以后觉得很有意思,但正常情况下抖音只能发15秒的视频,就帮我申请了一下可以发送长时间视频的权限。

作为一种即时性的短视频APP,大部分人玩抖音的主要目的是消磨时间。针对这一点,许庆贺也摸索出了一套时间规律。“上班的时间段大家一般不刷抖音,于是我就挑大家休闲的时间上传。”许庆贺告诉记者,“我一般挑中午11点半下班的时间和晚上9点半这两个时间段,大家都休闲的时候上传看到的人会多一些。”

受发布时间段所限,许庆贺上传的多是此前演出现场录制的视频,但在呈现方式上下了心思。“单纯发布视频吸引力不强,我就挑一些好玩的,感觉视频合适就挑选一个适合视频的音乐一起上传,有视觉感。”许庆贺告诉记者,相声是传统的节目,现在抖音上河南的戏曲、北京的小曲小调都很流行,自己想到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用小曲小调作背景音,配上自己的演出片段。“加上新颖的东西,跨界融合,有传统的,也有新颖的,融合在一起。”

发布抖音半年左右,许庆贺目前有2000多粉丝,视频点击量已经上万。“济南人看到的比较多,也有通过抖音找我去演出的。”但在许庆贺看来,抖音只是一个平台,自己要做的还是坚持好传统相声的表演,“没有太大的奢求,在日常演出之外能够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让济南相声被更多人关注到也挺好的。”

台前幕后全景再现

相比于专业院团的演员,民间业余剧团的演员们时间上多了些自由,抖音平台延伸了日常演出舞台,也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关注。

田间地头搭起棚子,乡亲们三五成群赶来,穿上戏服、扮好扮相,“大幕拉开”就是舞台。然而,这样的机会一年到头满打满算加起来也不过半年。“一般我们大年三十晚上集合,初一开始演出,春天可以演出90天,夏天农忙时不唱。庙会等节庆活动主要集中在上半年,秋天到冬天的演出就少一些。演出机会不多,一年365天能演出150天就已经很不错了。”来自菏泽的90后小伙马修君感叹。

从小学习戏曲,后来加入当地的郓城县肖霞山东梆子剧团,慢慢开始唱角。20个人的业余院团常年辗转于泰安等山东周边各地,依照顾客需要进行演出。没有华丽的舞台,亦没有座无虚席的观众,有的只是最浓郁的乡音、最质朴的情感。

去年夏天,马修君接触到了抖音,注册了“戏曲演员小马”的账号,也慢慢地从最初的喜欢变成了投入。“看到大家都在上面发布视频,就想着能不能把我们日常演出的台前幕后也发布出来。”在这个想法的激励下,上妆的过程,表演时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都从全景变成了分步骤的特写,“放大”到了视频中、屏幕前,让网友近距离感受到了戏曲舞台背后的故事。

点进马修君发布的视频,大多是“太美了”“熟悉的味道”等评论,字里行间也可见网友对戏曲的喜爱。“评论什么的都有,喜欢戏曲的人还是挺多的。”半年多的时间里,马修君的粉丝达到了两万加,也积累了一些老粉。和他们分享台上台下的工作状态也成为了马修君的日常。

老手艺,新活法

“目前济宁就我一个人还在坚持做刻瓷了。”说起与自己相伴20余年的老手艺,刘汉恩话语里难掩无奈。出于偶然也抱着尝试的心态,一个月前,他在抖音上注册了账号“刘汉恩:刻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最初的想法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门手艺,了解它的制作过程。”

虽然没有产生多么轰动的效应,但刘汉恩发布的视频也得到了一些关注。陆续有网友点赞、评论,让他遗憾的是,像这样的反馈只是少数,也没有持续下来。“像刻瓷这种工艺做工的时间长,也比较枯燥,不如娱乐搞笑类的视频吸引力强。”刘汉恩告诉记者,也正因如此,现在愿意学习刻瓷的人不多了。“以前带过几个学生,但坚持下来的不多。有河南和江西的两个学生学成了以后回到家乡继续做了。”

相比于戏曲、相声等艺术形式,在抖音平台上,传统手工艺因静态、互动性不强等原因关注度相对偏低。从以前的枝繁叶茂到如今的“曲高和寡”,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难以吸引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渐趋小众,甚至有些传统文化沦落为自娱自乐的小圈子文化。

借助抖音等新兴互联网平台,通过传统优秀文化的“双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老树发新枝”,已成为了大势所趋。其实,不只是刘汉恩,有很多非遗传承人都将目光转到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剪纸、烙画、雕刻,传统文化在线上慢慢开花,寻求生长空间。

当下,“文化+”逐渐兴起,借力科技,增添趣味性、实现年轻化已经成为了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据了解,目前抖音传统文化已覆盖国画、书法、戏曲、民乐、民舞、武术、民俗和工艺共8个类别,相继推出了“谁说传统文化不抖音”系列活动和“谁说戏曲不抖音”“谁说京剧不抖音”“我为‘非遗’打call”“我要笑出‘国粹范’”“嗯~奇妙博物馆”等一系列旨在传播优质传统文化的用户挑战赛,以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其中,传承传统文化。

以前都是“非遗进校园”等线下传播方式,走出“文化+”探索的第一步,刘汉恩也有了期待和展望。“以后要探索新的呈现方式来吸引大家对非遗的关注,但不论效果如何,刻瓷是我坚持了这么久的事业,我都会一直做下去。”

新闻推荐

华夏保险理赔暖人心

本报讯(通讯员李海建)2018年12月1日,华夏保险客户侯女士将印有“昔日信任择华夏,今朝赔付暖人心”的锦旗送到华夏保险郓城支...

郓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郓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