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律阳光照进百姓生活 “普法大使”孟桂云的故事

菏泽日报 2019-01-09 11:13 大字

孟桂云(左)到郓城县黄泥冈中学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并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三十载执着坚守,她连通普法惠民“最后一公里”;三十载无悔征程,她让法律阳光照进百姓家中。

无论是到学校上普法课,还是进机关企业宣传法律常识,抑或是倾听上访群众的诉求,你都能感受到她满腔热情和真诚。

“普法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能为群众办点实事,苦点累点我也愿意。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纪,家人都劝我歇一歇,可只有投身于普法工作中,咱心里才踏实。”新年伊始,郓城县人大常委会信访室主任科员、县普法办副主任孟桂云告诉记者。

不领工资的代课教师

没有讲义、没有课件,孟桂云的普法课却能让你听得入神。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让枯燥的法律术语变得生动有趣;身边的真实案例,从家庭关系、校园生活、青少年心理等方面入情入理宣讲,让学生和家长受益匪浅。

2018年12月29日,是这一年孟桂云最后一次来到学校上普法课,一年365天,近200场义务普法课,为啥这么频繁?几年前,孟桂云得知个别中学生因法律意识淡薄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十分痛心。“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是孟桂云多年坚持义务上普法课的初衷。

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需要有人指引方向。南城中学地处郓城县城乡接合部,2014年建校初期,学生中间打架斗殴、外出上网的现象时有发生。孟桂云每个月都要到学校几次,为学生上普法课。

“通过坚持普法教育,学校再没有发生一起学生违纪违法、打架斗殴事件,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郓城县南城中学教师李庆元告诉记者。

从懵懂无知到知法懂法

1988年,一纸调令,孟桂云被组织调往县普法办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

刚参加工作,如何快速掌握各类法律法规,医学专业毕业的她夜以继日地学习。怎样及时把上级下发的各类法律书籍送往各单位?她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县城和乡镇之间来回穿梭。和孟桂云共事多年的同事说:“一年下来,她那辆破自行车跑的里程比汽车都多。”

三十年如一日的普法宣传,她的足迹遍布全县23个乡镇街区,690个行政村。她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从对法律的懵懂无知到知法懂法,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于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

“金牌调解员”化解信访难题

人民调解本不是一个普法工作者份内的事,但众多群众慕名前来请热心肠的孟桂云解决纠纷,她为群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成了群众心目中的“金牌调解员”。

2011年初,她被借调到县人大常委会信访室工作,面对着一些积压已久且情况复杂的上访案件,她没有退缩,主动到上访户家中走访,了解案情,倾听诉求,协调相关部门尽快解决。至今,她已协调帮助解决各类疑难上访案件100余件。

“新的一年,力争为更多学校的学生送去普法课。我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只要群众需要,普法征程中,我永远在路上。”孟桂云告诉记者。记者张啸

新闻推荐

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揭晓 郓城一中7人获一等奖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姜培军)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上,郓城一中喜创佳绩,7人获总决赛一等...

郓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郓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