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型城镇化探索新方案 郓城新型城镇化模式探索与路径创新综述
风景如画的宋金河畔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市委书记孙爱军及县委书记刘文林陪同下到郓城调研市长陈平在县委书记刘文林陪同下到郓城调研郓城城南水库城市建设发展迅速郓城清风广场廉政文化主题公园迅速崛起的郓城新城一角 2014年12月,郓城县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以来,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返乡创业等国家级试点机遇,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结合山东省中等城市培育试点,扎实做好“人、地、钱”文章,特别是政府投资、PPP模式、市场化融资“三大投融资渠道”,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城镇发展格局,取得阶段性成果。2016年顺利通过综合试点第三方评估验收,并成功入围山东省中等城市培育试点。截至目前,县城新增建成区面积16.8平方公里,达到45.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5%和40%。
日前,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智慧低碳城市处处长郑明媚考察郓城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时认为:“郓城县已经进入到了城市社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5%和40%,分别比2014年提高7.1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郓城经验’。”
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优化城市服务功能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在考察郓城县实施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总结会议上表示:“郓城作为拥有128万人口的农业县城,抓住了城镇化试点的机遇,新型城镇化发展得很快,取得了显著成绩。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和而不同,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郓城要以城镇化促进乡村振兴。”
郓城县城镇化起步较晚,2014年开展试点初期,城区常住人口仅有19万人。4年来,通过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一系列配套改革,2017年城区常住人口已达30.6万人。通过完善供销社等各类托管服务模式,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不断完善“保姆式”“菜单式”托管服务模式,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实现了转移人口“走得出”,让农民不仅有了钱,实现了带权带钱进城;为了让符合落户条件的外来人口能够“进得来”,全面落实户籍改革,“落户无门槛,迁入无障碍”;为了让转移人口“留得下”,一方面,大力发展归雁经济,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返乡创业服务站18个,出台了20条全民创业具体办法、7项返乡创业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每年培训2.1万人次以上,进一步提升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能力。
同时,郓城县围绕“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只跑一趟”“一趟不跑”服务模式,实行“容缺审批”、网上审批、全程免费代办等一系列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了服务环境和营商环境。新增返乡创业人员注册实体3.8万家、个体工商户3.4万余家,带动就业8.7万人,实现了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形成了酒类包装、木制品、纺织品、机械制造等六大产业园及众多发展平台,在电商发展、全域旅游、生态农产品等方面发展迅速,促进了社会就业。
为了让转移人口“住得好”,郓城县加快城镇扩容提质,开展“五城同创”,加快老城区改造、全面推进南部新区,完善提升东部城区、带动开发西部商贸区,6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通过实施棚改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棚改4.2万户、1020万平方米,新增房地产开发面积695万平方米,竣工337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城区学校17处,新增教学班678个,提前一年解决了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验收,同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新建扩建养老机构16处,新增养老床位4500张;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216处,初步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新图书馆、新文化馆、新体育馆和新体育场相继建成投用。
创新投融资模式,解决新型城镇化基金难
“钱从哪里来?”是郓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难题之一。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一处处长史长虹在她发表的“新时代、新使命、新探索、新发展”主题演讲中表示:郓城县在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中,PPP项目利用市场化模式构造自身的现金流等方面,创新投融资模式,成功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投融资新路子。
四年来,郓城累计投入城镇建设资金达230多亿元,为新型城镇化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办法普及投融资知识。先后邀请财政部、北京大学、山东省财政厅等投融资领域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到上海、北京等地参加培训,聘请国内知名PPP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了项目科学决策水平。创新搭建投融资平台。通过对闲置资产盘活、资产重组及业务板块重组,打造了水浒置业、郓财投资等6个融资平台,增强了城市发展的造血功能。
2016年11月,郓城县在全市率先成功发行了9.7亿元的城投债,总投标规模33.6亿元,认购倍数3.5倍,受到基金、券商、银行等各方面投资者的高度认可,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债券市场融资趟出了路子;成立了菏泽市首支10亿元的城市建设发展基金和30亿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基金,先后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9个、资本金9.3亿元,直接融资到位资金80.4亿元,为重大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积极实施PPP融资模式。郓城在全市率先成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办公室,先后举办了3次PPP项目推介会,19个项目纳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投资总额188.6亿元。截至目前,已落地项目10个,总投资97.5亿元。其中,南湖新区、彭湖湿地生态区等4个项目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项目,职业中专等3个项目被确定为省级示范项目,因推广PPP模式成效明显、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受到国务院表彰。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走和谐生态城镇化发展之路
郓城县委书记刘文林说:“郓城县始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在优美宜居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
2014年以来,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特色精品城市,密集实施400余项重点城建工程,包括新修改造的26条城区道路和配套雨污管网,80%以上由社会资本方投资建设,涉及“水、绿、花、文”城市建设的12项重点工程。累计投资22亿元,先后开工建设了宋金河、跃进河、北沙河生态治理工程和南湖公园,把穿越城市的三条河流建成了三条绿色发展轴,打造了“水上郓城”优美景观。
同时,郓城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在街头植绿、广场增绿、拆墙透绿、全民护绿,建设了34条高标准绿荫大道、3个城市出入口景观绿化工程,新建20个城市公园,新栽行道树15万棵,新增绿地57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39.6%和34.9%;在全市率先建设城市林荫步道30公里,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市民健身圈,“5分钟”出行生活圈,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县城验收;在城市绿化中增植海棠、木槿、月季、玉兰等花灌木100余万株,让城市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人在花中走,车在林下行成为了现实;在城市建设中,充分挖掘郓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水浒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在城区道路命名和主题公园、广场建设上赋予更多文化内涵,坚持一个广场一个文化主题,把每个广场、每片绿地做成文化广场、文化绿地,彰显浓厚的文化魅力。建设了以纪念1947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首战郓城攻坚战告捷等内容为主题的红色公园、戏曲公园等,让文化引领城市发展,让城市发展承载文化积淀。并以水浒文化为主题,规划建设了AAAA级景区水浒好汉城和AAA级景区宋江湖,全力打响“水浒故里”旅游目的地品牌;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投资8000多万元新上新能源城市公交车308辆、公共自行车1100辆。让“低碳、绿色、环保”成为市民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
郓城县将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形成长效机制,巩固发展成果;并持续发力,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新增返乡创业就业12万人以上,吸引外来务工6万人以上,到2020年城区人口达到50万人,努力把郓城打造成为天蓝地绿水清气净、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特色中等城市,为欠发达地区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贡献“郓城方案”。
文/图通讯员杨静赵考壮侯昌杰崔运生刘军记者郑华伟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片)
新闻推荐
王瑞磊梁山东北10公里处有座安民山(小安山),海拔157米,其高度在梁山境内仅次于梁山。安民山南北长1公里,东西宽0.95公里,面积约...
郓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郓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