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救助为民解忧 用心传递“检察温度”

山东法制报 2018-11-06 16:55 大字

近日,一名刑事被害人的家属邵某冒雨来到郓城检察院,为检察干警送来一面写有“秉公执法  心系贫民”的锦旗。曾贫困无助的他,如今在检察院的帮扶救助下,不仅收到了1万元的司法救助金和检察干警捐赠的爱心衣物,还得到了镇政府落实的低保优惠。

办理司法救助案 37 件,发放救助金36.7万元,当事人送来锦旗4面……暖心善举一次又一次在上演,这是自2017年以来郓城检察院传递“ 检察温度”用心书写的一份暖心答卷。

近年来,郓城县人民检察院主动向刑事被害人伸出援助之手,综合运用司法救助、心理疏导、社会救助等多种救助方式,切实提高司法救助工作实效,积极彰显检察人文关怀,有效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口前移”不坐等,检察关怀暖人心

年仅六岁的小女孩小果,是一起故意杀人案被害人的女儿。母亲去世后,小果只得寄居在姥姥家。年迈的姥姥姥爷疾病缠身,更因小果母亲被害而精神倍受打击,导致家庭生活十分困难。郓城检察院在依法从快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同时,迅速组织干警对小果的家庭生活现状进行调查核实,认为小果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经层报省、市院同意,给予其4万元司法救助金。

在司法救助中,郓城检察院坚持救助关口前移,控申部门司法救助与案管部门受理案件同步协作,不“坐等”申请,对可以实施司法救助的刑事案件提前进行跟踪,积极掌握有关被害人获得赔偿情况,以便第一时间为符合条件、生活确实困难的被害人启动司法救助程序。

郓城检察院始终严把司法救助“第一关”,坚持书面审查与实地调查走访相结合,严格按照初审书面材料、调查审核把关、发放救助金规范的程序实施救助,切实将有限的救助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通过实地走访申请人所在社区村庄、 派出所等,对救助对象的家庭经济情况、个人受损情况、家中需要抚养未成年人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核实,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申请资料准确。

发挥检察职能,综合救助帮扶

在小果收到救助金后,该院联合县志愿者协会开展长期帮扶活动,通过定期上门走访、开展心理辅导、学习教育、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得小果生活走上了正轨,脸上也绽开了笑容。

郓城检察院发扬人文关怀,探索开展多元化救助机制,主动联合县司法局、民政局、教育局、人社局等部门开展综合救助,针对救助对象的具体情况,着力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职业技能培训等,形成救助工作合力,突出长远救助,延伸救助效果。

近年来该院积极与县扶贫部门协心同力,探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与扶贫攻坚精准对接机制,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发放救助金 8.5万元。为贫困被害人开通“绿色救助”通道,从审查救助申请、审批到发放救助资金仅用10余天,充分发挥国家司法救助救济功能。

邵某的妻子张某是一名刑事被害人,因患病生活无法自理,家中三个年幼的孩子嗷嗷待哺,一连串的打击使得这个家庭陷入重重困境。郓城检察干警在调查核实后,及时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经报县政法委同意后,给予邵某家庭司法救助金1万元,并协调镇政府为其落实了两人的低保优惠。该院在全院女干警中发起捐助活动,得到了积极响应。当干警将司法救助金和捐赠的衣物送到邵某家中时,邵某一家十分感动,于是他冒雨为检察干警送来一面锦旗以示感谢。

高文超  张玉霞  刘霞

新闻推荐

省实验小学迎来建校115周年

□记者王原通讯员李晓恬报道本报济南讯10月30日下午,山东省实验小学举行了主题为“百十五年润桃李同心...

郓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郓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