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发展看郓城—— 农村孩子上学不必再往城里跑

农村大众报 2018-04-05 01:55 大字

编者按

近年来,山东省相继实施了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和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工程,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2016年,全省137个县(市、区)已有114个县(市、区)通过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那么,剩余县(市、区)在均衡教育发展,尤其是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简称“全面改薄”)方面做得怎么样?近日,农村大众报记者到郓城、曹县进行了采访。

自从上了6年级,黄体乐从县城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郓城县李集镇第一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李集一实小”)。他的家离学校只有不到500米,步行也就10分钟,中午回家吃饭,天天回家守着爸爸妈妈睡觉。心情好,身体也好,他的学习成绩也进步了不少。

“县城的学校,也不比我们学校好!”黄体乐说,“我们班有好几个都不再去县城上了!”

进城学生陆续回来了

黄体乐家在高才刘村,他的妈妈王丽丽在镇上做点小生意。为了让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去年,王丽丽把儿子送到了郓城县城一所私立学校,每学期学费4000多元。这笔钱,对王丽丽来说,不算小数。一年下来,儿子学习成绩在新学校虽不错,但每次回到家,听儿子说起新学校的事儿,王丽丽觉得“城里学校和乡下差不多”。于是,和儿子商量后,在县城上了一年,就又回到了李集一实小。

李祥勇、孟令峰、王欢、吴亚文……像黄体乐一样,曾经外出求学又回来的学生,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了不止一个。“光去年回来的,就有24名。”李集一实小校长王洪波说,家在校区之内,原来没在学校上学,去年又来上学的有32名。

李集镇地处郓城西北部,属黄河滩区,距离郓城县城30多公里,紧邻河南,与范县隔河相望,经济相对落后,教育基础可以说是郓城最薄弱的。该镇现有7所定点小学和5个教育点,为了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有学上、上好学,当地政府下了不少功夫。

农村学校“让我有三个‘没想到\’”

李集一实小作为该镇最大的定点小学,招收曾庄、杨府村、李晓岚、张仰望等周围10个村的学生,现有24个教学班,1100多名学生。10个村村村相连,方圆不过2公里。

“2010年的时候,我们学校还只有平房,教师年龄老化,40岁以上的占了一半多。”王洪波回忆说,学校课程只上语、数、英,其他课程除了体育,都只是写在课程表上。

2011年学校推倒两排平房,开始建教学楼;2013年,第一批学生搬到楼上,学校修了11000平方米带有塑胶跑道的操场;2014年,所有学生搬上教学楼;2015年学校有了图书室、微机室、科学教室、音乐教室等;2016年学校又建了3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室,购置了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等;今年,又新建了体育器材室和活动室,即使下雨,学生也能正常上体育课了。

“从2011年到现在,各级政府投到我们学校的钱,算起来得有2000万元。”王洪波说,硬件建设只是一方面,这四五年来,学校来的年轻老师越来越多,老师的学历越来越高,城乡交流的老师也越来越多。现在,学校63位教职工中,30岁以下的就有27人,本科毕业的有28人。师生比也从1:23,降到现在的1:19。学校不仅音、体、美等课程都开起来了,还开设了校本课程,学生的在校生活越来越丰富。

“我来到这里,有三个‘没想到\’。”从郓城县城西关小学交流到李集一实小的老师张瑞玉说,“这里教学设备比城里还好,老师比城里工资还高,教师周转房还这么好。”

人多设校,人少建点 方便孩子就近上学

“我们镇上的老师,家不在这里的,都可以免费住教师周转房。”李集镇中心学校校长吴延国介绍,去年,李集镇政府出资600多万元新建和购置了5500多平方米楼房作为教师周转房,保证本地无房居住的教师,人均住房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

另据了解,郓城县在拉平城乡教师工资的基础上,从2014年起落实了农村教师岗位补贴,对全县所有农村乡镇中学教师,按照100+10元/月的标准发放补贴。对于从城里交流到乡村的教师,教育局和其所在学校分别每月给予400、500元的补贴。也就是说,像张瑞玉这样的老师,在乡下任教,除了能免费居住周转房,每个月还比原来多挣900元钱。

除了一实小,李集镇还有四杰、罗楼、刘集、高才刘等7所定点小学和5个教学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小学除了面积没有一实小大,校舍建设、教学设施、师资配比等均与一实小相差无几。5个教学点,每个教学点两个班,但至少有4个老师,并且图书室、科学教室、体育器材室、综合活动室等一应俱全。

李垓教学点10多年前设立时,一二年级的学生总共有70多人,期间,人数曾一度减少到40多个。“这几年条件好了,孩子慢慢又多了,今年恢复到了74人。”该教学点负责老师王义友对记者说。

人多设校,人少建点。合理的布局,方便了孩子们就近上学。“李集镇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家校距离都不超过1公里;三年级以上的孩子,上学都在2公里以内。”吴延国说。

“全面改薄”需要钱,更需要人。截至目前,郓城县“全面改薄”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1.1亿元,2016年全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到了财政总支出的21.43%。同时,建立了城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去年以来,全县城镇到农村交流校长36人,城镇学校教师交流到农村367人。2017年,郓城县招聘中小学教师550名,招聘数量创了历史最高纪录。

农村大众报记者 魏新美

新闻推荐

青春,我们和法治有个约会,郓城: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

大地回春,生机盎然。三月的校园,虽然春风中还伴有凉意,但学子们却要马上投入到新学期如火如荼的学习生活了。作为郓城县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科“法治进校园”的“标准动作”,新一年的开学普法第一课又...

郓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郓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