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生长 惟愿获丰收 ——记省检察院派驻郓城县侯集镇枣杭村“第一书记”徐剑
今年3月以来,郓城县侯集镇枣杭村淤积了十几年的河道通了、闲置半个世纪的坑塘填平了、作为村集体经济的扶贫车间和两个高标准食用菌大棚建起起来了……
一个多年不变的村庄,在省检察院派驻“第一书记”徐剑来了短短半年有了大变化。
作为第三轮省派“第一书记”,徐剑的首要任务是扶贫。
75岁的王福瑞和老伴都体弱多病,为了生活,老两口平时编些垫子换钱。一日上午,王福瑞的老伴骑三轮车拉着编垫子原料回家,在一拐弯处摔到在路边,东西撒了一地,被来村里走访的徐剑看到,徐剑急忙扶起老人,并送回家,在交谈中他了解了两位老人的困难,及时地为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两位老人在记者面前一直说徐书记好,帮能大忙,连口水都没喝过俺的……
徐剑发现村里幼儿园和小学校都建在马路边上,来往车辆较多,对孩子们的安全有一定隐患,于是,他自己买了四条减速带,安在了两个学校的两侧。他还通过个人的力量,在儿童节当天,为孩子发放了三万余元的学生用品……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村子,徐剑深知必须发展经济。
由于村民收入低,村内又没有集体经济,疏通河道的愿望,村民多年没有实现。徐剑到村不久,正赶上“一事一议”资金到位,徐剑召开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全村老百姓一致同意将25万元资金用在环村河治理。
环村河及时疏通后,小麦都得到河水灌溉,今年的小麦获得大丰收。
村民王海燕自己有八亩耕地,在河道没有疏通前,他用碱性比较大的地下水灌溉,多年来亩产量没有超过600斤过,今年小麦亩产量达到1200多斤。
“徐书记帮忙把河道疏通后,我们村里今年多收了20多万斤小麦。”王海燕告诉记者。
没有村集体经济,成了制约村里发展的最大因素。徐剑得知村民王新亮在外地开办服装加工厂,有想返乡创业的想法。他找到王新亮,通过做工作,使其返乡创业。徐剑根据王新亮的需求,最后确定以村废弃房及周边荒地为工厂选址。徐剑与村两委一班人,多次与村民沟通,反复做工作,终将各方协调一致达成协议。
村里的20万元扶贫款用于服装加工厂厂房建设,由王新亮租用厂房,每年向村集体缴纳租金,所缴租金全部用于贫困户帮扶,并且工厂优先录用贫困户和村民务工,增加贫困群众和村民收入。目前,服装加工厂已投入生产。
为了将产业项目长期持续发展,单凭一个加工厂是远远不够的。徐剑发现村民王淑全成立了合作社,自己种植食用菌。徐剑再一次组织召开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和贫困户代表会议,将2017年度扶贫款剩余的20万元,用于建设高标准食用菌大棚2个,由王淑全的合作社承包用于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每年向村集体缴纳租金,租金全部用于村内贫困户分红,并且大棚优先录用枣杭村贫困户和村民,增加贫困户和村民收入。
枣杭村2002年实施的自来水工程,自来水管网多处漏水,老化严重,由于缺少资金,无法进行换网维修。村民向他反映了吃水问题,于是徐剑专门向郓城县委挂职副书记孔敬珣和水利局等反映情况。孔敬珣带领“第一书记”代表,到省水利厅争取到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经费30万元。如今,管网改造规划已经完成,管道沟也已动工开挖。
……
工作中,徐剑不但是一个铮铮汉子,还是个“诗人”,带着诗心去扶贫的诗人,用一篇篇诗歌记录着自己工作。
最后用他的一句诗来表达他扶贫的愿望,“万物皆生长,惟愿获丰收”。
记者郑华伟
新闻推荐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全市农商银行加快金融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侧记
在一处乡镇网点营业员向前来办理业务的顾客介绍“智e购”产品9月6日至8日,省农村信用联社菏泽办事处党委书记、副主任崔玉光,纪委书记曾庆红,带领全市9家农商银行的董事长、分管行长、相关部室...
郓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郓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