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王公大墓,没有贵重文物 菏泽孙大园堌堆遗址何以“蹿红” 发掘不是挖宝,平民遗迹同样有学术价值 文物考古工作走出象牙塔,小众话题日渐大众化

齐鲁晚报 2021-04-15 08:29 大字

孙大园堌堆遗址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航拍图遗址出土了不少北辛文化的陶片,距今有六七千年时间。孙大园堌堆遗址发现的水井。梁堌堆,商汤灭夏前曾在此地会盟诸侯。资料片郗堌堆是大汶口文化至汉代的村落遗址。资料片青邱堌堆发掘现场。资料片葵丘堌堆是“诸侯葵丘会盟”遗址。资料片置身于面积3000亩的水库库底,周边能望见的只有正在建设的大坝坝堤,在考古现场忙碌的孙启锐怎么也没想到,这里有一天竟会走进这么多人的视野。

前两天,位于菏泽市吕凌镇魏楼水库的孙大园堌堆文化遗址一下子火了,这里发掘出156处连片汉墓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热搜榜首,留言区一片沸腾。孙大园堌堆遗址考古队执行领队孙启锐当天早晨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当时他脑子一片蒙,接连不断的电话,不断有媒体赶来采访,才让他意识到这里成了流量中心。

文/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时培磊荆新年袁文卿

考古热助推 平民墓区遗址上热搜

孙大园堌堆遗址是2020年4月在魏楼水库项目建设过程中,经过文物部门考古勘探发掘的三处遗址之一。2020年7月,勘测工作完毕后,遗址正式进入发掘阶段。随着发掘工作持续进行,孙大园遗址发掘的墓室数量也有了新的变化,增至198处,包括187处汉墓和11处东周墓室。

对有着将近10年考古经验的孙启锐来说,孙大园堌堆遗址的勘测和发掘算不上稀奇。在菏泽地区,堌堆遗址本身就很常见,孙大园堌堆遗址墓葬规模算不上最大。在孙启锐看来,它的火有偶然,也有必然的因素。

实际上,早在今年年初,有关吕凌镇魏楼水库发掘出大片汉墓的消息就已经传开,而相传吕陵镇是因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后安葬在此而得名,孙大园堌堆遗址因此也被误认为是吕后之墓。有网友将此处遗址发到短视频平台,声称菏泽发现吕后墓。

“当时这个视频流传比较广,我们一直想回应一下,包括我们的考古人员也在这个视频下面做了澄清,但是没起到太大的作用。”孙启锐回忆称,为了及时澄清误解,他们联系了媒体报道,没想到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孙大园堌堆遗址是一处平民埋葬墓区。这里发掘的多是土坑墓和砖室墓。其中土坑墓多为土坑砖椁,均设有脚箱,陶俑陪葬,砖室墓多为带墓道的“甲字形”夫妻合葬墓,并不是王公贵族的葬墓之地。

作为一处平民墓区,孙大园堌堆遗址的火爆又有着必然因素。在孙启锐看来,这跟整体的社会大环境相关。“现在政府非常重视考古工作,而且媒介传播方式升级,考古工作日渐走出象牙塔,逐渐变得大众化,激活了国民的文化基因和情感共鸣。”近些年来,考古越来越热,无论是象牙塔里的考古专业,还是野外考古工作,都非常容易成为大家的焦点。尽管很多人是考古的“门外汉”,但这并不影响大家热情地参与到考古话题互动中,他们渴望透过文物探寻历朝历代先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状态,了解遗址背后隐藏的历史文化故事。

不难发现,近期有关考古的话题非常容易成为热点。山西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2020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2000多年西汉铜镜仍光可鉴人等考古新动向,都登上了微博热搜,阅读量动辄破亿。

孙大园堌堆遗址火了,在孙启锐看来,当然是个好事情。“这能够促进公众对我们考古工作的了解,对菏泽当地来说也是个宣传,还能促进这处遗址得到更好的保护。”

没有贵重文物 但平民遗迹也有价值

除数量众多的汉墓外,考古人员还在孙大园堌堆遗址发现了丰富的龙山文化遗存,有房址和灰坑两大类,还有少量的北辛文化遗迹。

14日上午,考古人员指着坑壁上一片呈锥形的黑土说,这是古人挖的水井的遗迹,是商代的灰坑。

蹲在坑边,孙启锐拿起地上收集的一小包陶片,这包碎片其貌不扬,却是北辛文化时期的产物。“它的特点就是多是红褐陶,还有夹粗沙和夹蚌陶,器型多为小口双耳罐。”这些破碎的陶片是当时人们丢弃的,距今已经有六七千年的时间了。孙启锐说,从近几年在菏泽新发现的何楼遗址、十里铺北遗址等堌堆遗址来看,北辛文化在当地分布不在少数。

“考古不是挖宝,对我们来讲,学术价值是最重要的。这里没有挖出比较高等级的大墓,但这些遗迹也有价值。”孙启锐说,孙大园遗址发现了近200个墓室,大部分都是汉墓,这些遗迹对研究当时的埋葬制度或者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据孙启锐介绍,他们在汉墓里发现了很多陶俑,可以看出汉代人埋葬时流行用陶俑当陪葬品,且陶俑数量比其他部分地区多,每个墓地里都有十来件。这也可以反映出当时这里的经济基础比较好,“可以推断汉代菏泽这一带,是一个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从墓葬形式也能看出来当时老百姓厚葬的习俗非常盛行。”

据孙启锐介绍,这片汉墓跟一个叫葭密的古城存在很大的联系。至今当地还有叫葭密寨的村子,距离遗迹有2公里左右。

考古人员通过对堌堆遗址及晚期遗址的发掘,大体了解了这一地区聚落形态演变的情况。

“北辛文化时代开始有先民居住,至龙山时代文化较为繁荣,岳石文化及商时期文化趋于衰落,而到了东周及汉代,迎来了人类活动的高峰,显示出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汉代以后,水患加剧,人们无法在该地区长期生存,形成‘水退人进,水进人退’的拉锯局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贾世莉说。

保护难点在于位置特殊 目前方案正在商议

堌堆遗址是鲁西南地区黄泛区比较特殊的遗址,特点就是堆积年代长、文化层比较厚,例如在这次考古发现中,目前最深的已经到了距离地面8米的位置。孙启锐表示,这也从另一方面展现了这次考古的一大难点,就是地下水,“经常是挖着挖着水位就上来了,所以我们现在一直在降水位。”

眼下,孙大园堌堆遗址发掘工作已经到了收尾阶段,让孙启锐比较牵挂的是这处遗址的保护问题。要知道,孙大园堌堆遗址的位置非常特殊,它就在魏楼水库的底部,四周被堤坝围着。

“水库建成之后它要蓄水,水位比较高,会把整个遗址都给淹没掉。对这种土质遗址来讲,如果长时间浸泡,肯定会垮塌。”

“我们之前跟当地文物部门和工程方做过一些交流,工程方都表态要配合,当地文物部门也给予了很多保护的建议和指导,初步设想将来会做一个整体的固定,但具体的保护方案和方法还需要再制定。”孙启锐说。

新闻推荐

不同艺术形式的牡丹主题创作精彩绝伦,令牡丹在时空上走得更远—— 非遗产品 呈现永恒的牡丹之美

牡丹面塑牡丹木雕牡丹刻瓷牡丹绳编陶丘核刻牡丹牡丹剪纸牡丹麦秆画非遗传承人刘宪堂展示堆绣牡丹作品非遗传承人秦怀忠创...

菏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菏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