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海:悠悠三十载 浓浓牡丹情

菏泽日报 2021-04-15 08:35 大字

牡丹吐芬芳,花香沁心脾。4月10日,记者在古今园看到,园内的牡丹正“花海式”娇艳绽放,工作人员王文海正忙着修剪牡丹枝丫,工作间隙,还时不时地给游客解疑答惑。

今年77岁的王文海,是古今园的农技师,负责管理古今园里30余亩300多个品种的牡丹。三十多年来,他将全部心血和汗水倾注于牡丹的种植和培育,视牡丹如自己的孩子,用坚持和执着迎来了满园花开似锦。

“我们这里以前叫王梨庄大队,大队部就设在园子里,我从1966年起就在大队工作,一直到1989年离开大队开始具体管理花园。在园子里工作时间久了,耳濡目染地跟着老技术员学到了不少技艺。”王文海告诉记者。

“牡丹对水、肥、温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侍弄牡丹可不是省心的活儿。”王文海说,自己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唯有付出异于寻常的努力,一切都在实践中摸索。凭着对牡丹的热爱,王文海三十年如一日奔波在园内,把牡丹花像心肝宝贝一样精心呵护。

“培育一个好的新品种,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从撒种子,到挑小苗,种下四五年花朵初开以后,进行嫁接再繁殖,然后初选,看是否能保持花色等各方面的稳定,不稳定的就剔除,稳定的才可以留下。”王文海向记者介绍。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钻研,在对每个牡丹品种了如指掌的同时,王文海也练就了种植牡丹的好手艺,并培育出多个牡丹新品种。

“这个是月宫烛光,花为白色,花芯紫红,好似点燃的红烛;这边还有红色系的古园遗风、紫色系的古园紫绣球,白色系的古园清风等都是培育的新品种。”和王文海一起走在古今园的小道上,近距离接触盛放的牡丹花,闻着花香听他讲述牡丹品种和习性,每种花的名字他张嘴就来。

古今园虽然面积不大,但牡丹珍品荟萃。近几年来,一些知名画家和社会各界人士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古今园牡丹芳容。观赏的同时,大家纷纷对王文海培育牡丹的技术赞不绝口。

除了各色珍品牡丹外,古今园独特之处还在于有200余年历史的松编牌坊“孜诵坊”,用松柏编塑的城楼、牌坊、狮、虎等艺术造型在园区内随处可见,栩栩如生。

“我算是第六代松编的技术负责人。”王文海说,除了日常管理着园内的牡丹,自己还肩负着掌管松编技术的大旗。

记者近距离观察松编牌坊,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全是用藤草系的死结,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这些都是用双手一个一个系上的,如果直接把长出来的枝芽剪掉倒是省事,但有的地方有空隙时就没法补上,也不利于松柏的生长和壮大。但它的刺很坚硬,上面还有毒。”王文海告诉记者,每年编松编时,双手都会被扎伤,并且伤口十分痒。

记者看到,王文海老人摊开的手掌上,每个手指与手掌的连接处,都有一个茧子生成的凸起,整只手看起来俨然一副“铁砂掌”。

“我们这些编松编的人,手差不多都是这样。磨来磨去就成这样了,这些老茧估计这辈子都不会退了。”王文海笑着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文海把牡丹当做一生所爱,他认为在古今园付出的辛劳都无比充实。“菏泽人对牡丹都有着特殊的感情,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牡丹的种植培育工作中来,为菏泽牡丹增光添彩。”王文海说。文/图 记者 郭阳阳 李保珠

新闻推荐

精美小吃受欢迎

▲在“两会一节”期间,牡丹区组织开展的美食活动备受游客欢迎,羊肉汤、水煎包、牡丹食品、野菜水饺等特色小吃深受大家喜欢...

菏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菏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