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珍藏的58件抗美援朝物件捐赠家乡革命纪念馆 杨氏兄弟为“家珍”找到归宿

农村大众报 2021-02-05 15:47 大字

农村大众报菏泽讯(通讯员张静冬程亚锋)2月3日上午,生活在菏泽城里的杨景生、杨慧生兄弟俩,带着父亲生前珍藏60多年的58件抗美援朝物件,赶回牡丹区大黄集镇安陵村,把物件捐赠给新落成的安陵革命斗争纪念馆。

杨景生、杨慧生的父亲杨秀良,解放战争时期加入了原菏泽县根生区游击队,1953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并荣立三等功。

杨秀良退伍后,把在部队获得的荣誉证书、军功章、生活和学习用品进行了整理,装了一大箱子并落锁,珍藏在家中。几十年来,杨秀良从不让儿女们摆弄那箱子,孩子们只是听老人说过里面装的是什么。

2019年,杨秀良去世后不久,儿女们整理老人遗物时找到了箱子的钥匙。打开箱子,儿女们很惊讶,里面有父亲的军装、军帽、军功章、皮带等58件当志愿军战士时的物品。

安陵村是个有着革命历史的村庄,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战斗和生活过,村里至今还保留着那时的建筑、器械等。2019年,大黄集镇着手筹建安陵革命斗争纪念馆,一年多来,安陵村群众捐赠出有价值的文物700多件。

杨景生、杨慧生兄弟和姐妹们听说村里建纪念馆的事情后,为了缅怀亲人,铭记历史,也为了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致决定将“家珍”捐赠家乡。

新闻推荐

枣庄市考察团来菏泽市考察学习牡丹产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胡德光)2月2日,在枣庄市委副书记、峄城区委书记于玉的带领下,枣庄市考察团来菏泽市考察学习牡丹产业发展工作。副...

菏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菏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