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打文化旅游牌 建特色牡丹城
日前,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艺术中心、王洪亮雕塑艺术馆、李昌鸿紫砂艺术馆、张改琴书法艺术馆开工奠基仪式在牡丹区七里河畔举行,这标志着牡丹区文化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牡丹区区委书记张福龙表示:“牡丹区文化资源厚重,我们将深入挖掘牡丹文化、黄河文化、祖源文化、临济文化、红色文化,加快推进七里河文化旅游带、老城区保护性开发、牡丹文化观光体验等大项目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质量提升。”
大手笔改造老城区
菏泽老城区始建于公元1446年,其外圆内方的格局保留至今。对老城区保护性开发是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整个项目分三期建设,首先实施广福街以西、环城公园以内占地1160亩,总投资58亿元的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展示中心、南广场、永安塔、1446街、关帝庙、范园、粮食博物馆、水利博物馆等,实现商、文、旅深度融合。
老城区南侧的青年湖承载了菏泽人太多的记忆,牡丹区大力实施青年湖四项治理工程和曹州路西段、曹州路桥提升改造工程,桥下可供游船往来,串联南北两个水面,成为与老城区开发相互辉映的重要水体景观。环堤公园总投资14亿元,全长14.6公里,占地面积3600亩,规划建设“一环四段、五湖十景”,在繁华的城市中心构筑起一道活力、生态、绿色廊道。
老城区保护性开发项目遵循 “文”“水”“商”“人”四大脉络,秉持提升城市品位、传承老城文化、打造菏泽名片、激发城市活力四大理念,以老城商业最为密集的核心区域为支点,延伸出东西时尚商业轴、南北历史文化轴,串联内部坑塘、景观形成滨水生态休闲带,依托城墙遗址打造环城遗址休闲带,建设八一路、曹州路两条景观通廊,进一步助推老城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高水平促文旅融合
依托国花大道和七里河湿地,深挖“一都五乡”的深厚文化内涵,牡丹区规划建设了七里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做足文旅融合文章,目前已落地国际国花博览园、中国牡丹园、枫叶正红养老服务中心、李荣海美术馆、奇珍艺术博物馆等项目15个。现在,紫砂壶艺术馆、雕塑艺术馆、书画艺术馆、当代名人艺术馆和书画频道艺术中心“四馆一中心”等文化产业项目,国际国花博览园、方特熊出没主题乐园、艺术中国牡丹古镇等旅游产业项目,枫叶正红康养小镇、国色嘉园康养等健康产业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上官超英书画院、曹明冉美术院等即将落地建设,水景相伴、文旅相融,将成为菏泽市新的文化核心、艺术中心、康养中心和游玩胜地,在城区北部形成一条大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带。方特熊出没主题乐园一期项目,由深圳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投资开发建设,计划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变形记、梦幻岛、原始时代、狗熊岭小镇、熊出没小镇、奇幻森林、嘉年华等十大板块,建设各类单体59栋、面积4.8万平方米。项目预计2022年牡丹花会前开园运营,届时,将改变菏泽市缺少休闲体验旅游产品的局面,运营后将提供直接就业岗位500余个。
加大投入描绘牡丹图景
牡丹区按照种好一朵花、培育大产业,用好一朵花、延伸产业链,开好一朵花、扮靓一座城的发展思路,将发展牡丹产业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牡丹区丰富的牡丹资源、深厚的传统文化,重点引进建设的国际国花博览园项目,主要建设国花交易中心、国花博览馆、观光塔、花海和水系景观等,打造面向国际的全球国花交流展示平台,计划2021年下半年交付使用。
牡丹产业龙头企业尧舜牡丹生物科技公司由济南国赢舜世投资公司收购运营,全年加工牡丹籽317吨,灌装牡丹油13.3万瓶,制作牡丹花蕊茶41.8万瓶,保持了产值持续攀升。“智乐优”牌牡丹籽油软胶囊成为国内首家注册的牡丹籽油保健品认证产品。现在牡丹区重点发展1000亩以上种植方14个、专业村26个,尧舜、冠宇、盛华、悦如等加工企业投产达效,先后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授予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牡丹农业科技产业园。国家牡丹农业科技园区培育集牡丹科普、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产业孵化为一体的核心区,发展以临商路为轴心的牡丹产业带、以七里河湿地为轴心的生态景观带,建设牡丹种植园、都市农业示范园、循环经济园,发展牡丹生产加工区、商贸物流区、休闲观光区和健康养老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牡丹特色产业为基础和支撑,按照龙头带园区、园区联基地、基地加农户的思路,做大做强牡丹龙头企业,培植壮大牡丹种植基地,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牡丹农业现代化之路。
记者 刘剑辉 通讯员 王付明
新闻推荐
2021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家邮政局在浙江、江西、广东、重庆开展“两进一出”综合试点;出台...
菏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菏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