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林与太史第
前日,我和张英俊老人谈起卞公祠内的一块“重修碑记”,为张星吉于清末光绪十九年(1893年)所撰写。碑文胜赞卞忠贞父子,“吾人读圣贤书,蒙朝廷知遇,一命之荣,皆得以自效。一有不幸,则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必克定大节,而此心始安,此身乃可立于天地之间”,可见其胸中抱负也。张老告诉我,“张星吉是我家十六世祖,是清朝的翰林,城东张花园村人,村中还有他的太史第”,边说边从橱柜中拿出《张氏宗谱》让我翻阅,相关内容我留心记下。
后日,我便到城东的张花园村,去探寻张翰林的“太史第”。在一位族人的引导下,到了村西的“张氏宗祠”。在门口两侧,看到倒放的石阙柱,族人告诉我,这是翰林陵墓上的,原来还有石碑、牌坊、石像生等,文革中都被破坏了。推门进入祠堂内,在正堂上悬挂有一块匾额,上书“太史第”三个大字,行楷书体,笔法遒劲,款文是清朝四位重臣联名所赠。族人又告诉我,这块匾原悬挂在翰林府的大门上,后来移到了祠堂内。随后又来到街南的府邸处,这里曾作过村小学教舍,后房舍年久失修,倒塌拆除。只剩一座厅房,现已为村民宅院,大门紧锁。他又手指南方说,原来府邸面积很大,三进院落,有厅房、厢房,南端还有一个两层阁楼及一个大花园。园中种植牡丹及各种花木,村名“张花园”也由此而得。
据《菏泽市志》《张氏宗谱》所载,张星吉(1852年-1911年),字景恒,号翼辰,清朝进士,朝中重臣,忠君爱国。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广西右江道,云南迤南道等职。
张星吉原家境并不富庶,典型的耕读之家,幼颖悟,六岁通四书章句,十岁丧父。兼祧伯父,十四入乡学。同治十二年(1873年),科膺选拔,设教于乡,诲人不事繁缛。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进士,入翰林为庶吉士。十五年(1889年),任国史馆协修,后升任国史馆总纂。二十年(1894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任编书处纂修,京察一等记名道府。二十三年(1897年),任功臣馆纂修,加运使衔。在京期间,他学识渊博,精力过人,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完成了多部经典的编纂,结下众多知名门生。同时还著有《澭滨集》《薇花馆诗抄》《读史日记》等留世。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外强入侵,内乱纷起,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朝廷惶恐不安,两宫离京去西安避难,张星吉为随从大员,乘舆赴行。二十七年(1901年),张星吉奉诏回京,参与了《庚子协定》的签订,列强谋图并吞中国,多提出无理要求,他据理力争,拒绝了部分条款,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慈禧七十寿庆,连续两年增加恩科。钦点张星吉去云南为正主考。公拒却馈遗,拔取宿学硕士。后向皇帝复命曰,“枢臣须用正人,一正人进,则众正人进,国事始可为”,光绪帝欣纳。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调云南迤南道。时民情刁诈,积案实繁,审理疑狱,日数十起,众惊以为神。普郡兵政弛为,编乡团,整军队,增饷汰弱,速成劲旅。三十三年(1907年),思茅等处,反清会众,煽乱延千余里,公率兵进剿,骚乱随平。滇督入奏,加花翎二品衔,赏银赏物,随捐赈百姓,又增一品封典。宣统元年(1909年),旋闻母丧,呕血数斗,解下印绶,抱病治丧,哀礼周至。三年(1911年),卒于家乡,终年59岁,诰授荣禄大夫。
民国三年(1914年),其门生、交通部电政司长蒋尊祎,曾立碑撰文,“公通籍二十余年,以至监司,刻苦自励,最耻奔竞。为文取两汉之雄,直法韩欧之神韵,以至诗词歌赋,鲜不敦雅。其品行学问,近时第一。其居敬行简,极急扶危,尤不可及”。铭诗曰:“澭沮钟灵,历山玉秀,日月其明,兰芳其嗅,惟公之德,两大成就,允文允武,威服南土,夷流归化,实父实母,道义何长,磅礴千古。”
新闻推荐
3月12日,牡丹区南城街道办事处组织全体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及青年志愿者共60人,在辖区闲置林地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活动...
菏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菏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