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业保险护航现代农业 牡丹区首次将大豆纳入政策性保险 农民只需要缴纳保费的20%,其余由财政进行补贴

农村大众报 2019-12-12 12:24 大字

12月5日,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晁庄村的郭海领在银行取钱时,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多了6440元钱,心里犯了嘀咕:“这是啥钱呢?”其实,牡丹区共有51个村的4394户农民的账户都在近期收到了钱,这是保险公司赔付的政策性保险的赔款。

对此,老郭更纳闷了:“今年俺没交大豆的保费,怎么还收到了钱?”事实上,这笔钱并没有发错,因为今年牡丹区把大豆保险纳入到政策性保险的范围,使之和玉米、小麦一样享受国家保险补贴,换句话说,就是只要是交了政策性保费的耕地,种大豆受损失,保险公司照样会理赔。

据了解,这项措施是今年牡丹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办实事、好事的具体项目之一。

在晁庄村,记者在地头见到了郭海领,他正在自家小麦田里查看墒情,“今年的小麦没有断苗,目前长势挺好的。”

据郭海领介绍,2015年,他流转村里180多亩地种植小麦和玉米。前几年由于倒春寒,使得他蒙受了不小的损失,也逐渐让他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

“我今年缴纳了180亩的政策性保险,到了第二茬该种玉米的时候,听说有了大豆种植的补贴政策,我就把80亩地改种了大豆,结果因为暴雨,有50亩大豆不同程度受灾。”当时,郭海领就觉得这50亩大豆指定要亏钱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今年11月份,保险公司到村里勘察,大豆地也在保险范围内。不过,郭海领当时出差,并不了解情况。所以,看到卡里多了不少钱,郭海领有点蒙。

据悉,牡丹区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要追溯到2014年,当时的政策是农业政策性保险保费按照中央、省、市、区财政承担70%,农民承担30%执行。从前几年的投保情况来看,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牡丹区农户对农业保险投保积极性不高。

“今年,区里本着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益的目的,开始对投保政策险种进行调整,减少农民缴纳保费,由最初的承担30%减少至20%,减少的10%由牡丹区财政承担。同时,首次把大豆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牡丹区农业农村局经管站站长、高级农艺师于善雨说。

据了解,今年牡丹区把50万亩耕地全部纳入政策性保险,交由两家保险公司进行担保,其中中国人保财险牡丹支公司承担了20余万亩耕地。

“目前公司所有理赔已经全部到位,理赔金已经打卡到户,共计理赔146万元。其中涉及小麦11万亩,玉米及大豆共计9万余亩。”人保财险牡丹支公司农险部经理许良介绍。

今年牡丹区的一亩地保费为18元,种植大户小麦和玉米只需缴纳3.6元/亩,各级财政承担其余80%保费,小麦和玉米、大豆最高保险金额分别为450元/亩、460元/亩、460元/亩。保险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暴雨、洪水、内涝、风灾、雹灾、冻灾、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意外事故,以及病虫草鼠害等。

“现在,有了大灾保险,我不但可以专心种植小麦和玉米,种大豆也没了后顾之忧。”郭海领笑着说,现在大豆纳入政策性保险,种大豆心里也踏实了。

在牡丹区小留镇马集村,种粮大户马保洪今年的玉米也遭受风灾。11月6日的一场大风,把60余亩玉米刮倒在地,玉米减产不少。不过,经过保险公司查勘定损,马保洪获得理赔款5600余元。

据悉,牡丹区的农业保险措施有效缓解了农户经营风险,降低了灾害损失,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了支撑作用。“牡丹区的政策性保险,由最初的试点到全面推开,已经形成一整套成熟的方法。”于善雨说。

新闻推荐

技改提升生产能力

在牡丹区大黄集镇的菏泽宏鑫包装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现代化的生产线忙碌着。该公司通过技术和设备提升改造,形成了从原料到...

菏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菏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