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坚持,用传统文化服务现代生活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云华
以“孝亲尊师、崇德向善”为理念的传统文化促进会在菏泽市开展活动已有5年,其间,该促进会以开讲坛、办饺子宴、孝道表演等方式走进了学校、社区、企业……
近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牡丹区黄堽镇前集村,走进了菏泽市传统文化促进会教育基地。在这里,一场用传统文化精髓促进社会和谐的教育活动正在有序进行。
传承与弘扬,身居陋室不改其乐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走过蜿蜒寂静的乡间小路,传统文化促进会教育基地里传出诵读声,与蝉鸣相和,成了这个村子里最特殊的景致。
大院深处,一排厂房里隔出一间教室,20余名学生坐姿端正,手捧书本,诵读整齐又舒缓。走进教室,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赫然发现,这里的“学生”不仅有10岁有余的小孩子,也有皮肤黝黑的中年村妇,更有头发花白的老人,诵读经典时,20余人皆是神态虔诚。
“我们平时在基地对团队进行培训,以便做活动时大家能各司其职、独当一面。”工作人员告李瑞荣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大院另一侧,两间男女宿舍、两间浴室、两间讲师团办公室,与教室里的摆设相似,这些房间里的设施也极为简陋,宿舍是连成片的“大通铺”,浴室是在空地上临时搭建的板房,办公室被桌椅和厚重的传统经典书籍占去大半。
夕阳西傍时,晚饭已备好,每个人的课桌上都摆了一碗清粥、一份素菜、一个馒头,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发现,学员们安静地坐在桌前没有动筷子。当中华志工服务社社长韩书松搀扶着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进教室时,所有学员起身向师长鞠躬行礼,一起感念自然馈赠,才共同落座进餐。
小村庄里的大世界,让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不禁想起了《论语》中孔子称赞颜回的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眼前的情景,不正是如此吗?
一路坚持,从“独木桥”走向坦途
为何会致力于推广传统文化呢?韩书松向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
上世纪70年代,韩书松在老家河南省驻马店市成为民办教师,立志要在教育行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进入学校后,韩书松发现,教学氛围并不如他想象的积极向上,让深受传统文化家庭和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他痛心疾首。他开始思考,自己该为此做些什么。
“1995年,我离开学校后开始转向成人教育,想从另外的角度找到实现教育理想的途径。”韩书松说,从孤军奋战到成立“合法”团队,他走了15年。
由于讲课时需要聚集人气,最初那些年,韩书松遭遇过许多不解与质疑,讲课时被暗访、活动被举报…… “非法集会”“邪教”“骗子”“另类”之类的词汇丢向他时,韩书松也曾有过委屈和动摇。回忆起这些经历,69岁的韩书松眼神有些黯淡,下垂的嘴角紧抿着,又扯出一个尤为无奈的苦笑。
“可这也坚定了我的信念,不仅要继续弘扬传统文化,也要为团队寻求合法身份。”韩书松说,直到2010年,国家鼓励开展社会性的传统文化活动,他们与河南省国学文化促进会结合,以义工团队的身份,在各地义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有了合法身份,后来再受到质疑,我们也更有底气、更坚定。”韩书松回忆说,在郑州的一所高职院校办论坛时,该校一名领导突然挤进人群,大声呵斥他们“雇佣童工”,引发拥堵围观。其实,被误认为“童工”的小男孩因为厌学、自残,他的母亲找到义工团求助。进学校办活动时,母子俩就跟在队伍里。见韩书松对该校领导鞠躬解释,男孩的母亲也立刻挤上前,向围观者弯腰致歉,又解释自己带孩子随队的原因,这才化解了尴尬。
“那时,我们已经可以从容地面对这些误解,因为深知自己在做的事情合法合理,又对促进家庭、社会和谐有切实效果。”说到此处时,诵读声正乘着秋天的风飘进会客室,这让韩书松更添了一份自信与从容。
走进菏泽,以传统文化服务现代生活
“了解到我们在山西省、河南省的活动后,菏泽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对我们做法非常认可,便邀请我们入驻菏泽,为我们提供了这处基地。”韩书松说,自此,他们开始在菏泽这片土地上奔忙。
在菏泽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选拔人才,成立了传统文化讲师团,结合“五进工程”,开始深入百姓的生活。
在校园里,菏泽市传统文化“五进工程”培训团不仅在衣食住行方面引导学生戒骄奢,也在思想方面帮助学生树立“孝亲尊师”的内核品质。他们深知,在对后辈的教育方面,言传身教非常重要,为此,讲师团成员讲授相关课程,更与学生同饮同食。
在牡丹晚报小记者“走进中华圣贤”文化年系列活动中,牡丹晚报编委谢雪玲对韩书松的举动印象深刻。她回忆说,7月7日中午,小记者及家长千余人共同就餐。一些孩子把不喜欢吃的菜倒掉,吃不完的馒头丢掉,很多家长也没有更好的方法去纠正。韩书松却很自然地走到垃圾桶旁,一只手从垃圾堆上拿起孩子咬了两口就扔掉的馒头,一边拦住了正要来倒掉剩菜的孩子,接过餐盘,端回了自己的餐桌。
“他坐下来,神色如常地吃着被孩子当垃圾的食物。我当时心里特别受触动,立刻拿起播音喇叭,引导小记者们看韩老师的举动。很多刚走到垃圾桶旁的家长和孩子停了下来,又默默地端回餐盘。”谢雪玲说,在孝亲尊师方面,义工团队对年长者的恭敬有礼也被孩子们看在眼里,小记者们逐渐对何为“孝”、何为“尊”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近5年来,菏泽市大多数县区都成立了传统文化组织,在企业、学校、社区、农村、机关等各种场合中,以丰富的形式,引导百姓和谐积极地生活,文明向善地奋斗。“甚至有针对离婚夫妇的讲座。我们知道,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组成部分,如果能借助传统文化精髓,引导离婚夫妻解决感情矛盾,一个家庭就不至于走到离散的地步。”李瑞荣介绍,目前,有的县区已经借此劝和了不少夫妻,并以此带动了良好的生活风气。
“也有中年人因为生活不顺,无法自我劝慰,就来听传统文化的讲座,逐渐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最终与自己、与生活和解。”韩书松说。
采访当天,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随机采访几个孩子,了解他们的故事。
14岁的张丰坐在采访室里时,双手端正地握于膝上,皮肤呈健康的小麦色,眼睛里闪烁着属于少年人的光芒,与人交谈时,大方坦然地注视着对方的眼睛,灿烂的笑容伴随两个小酒窝,更显调皮与活力。
“我家在河南,是去年9月来的。之前厌学、叛逆,顶撞老师,跟小混混偷东西,面对别人对我的厌恶和放弃,我已经毫不在乎。我爸妈觉得很绝望,就把我送来了。”说起之前的自己,张丰非常坦率,跟随义工团一起学习后,他看着老师们的言行举止,了解国学礼仪、孝道的意义,与大家一起读经,开始明白,此前自己的举动有多么荒唐。
今年7月,张丰回家见了父母,言行举止间都与曾经那个顽劣的男孩儿判若两人,父母喜极而泣,还把自己的儿子当做榜样,劝导周围挥霍人生的年轻人积极面对学业与生活。
16岁的徐冬来自济宁市,2017年辍学后,被家人送到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夏令营,与
做义工的母亲一起,逐
渐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趁着学校放暑假,他将读初中的妹妹接到了菏泽,希望帮不爱读书的妹妹实现转变。
15岁的方回与徐冬有类似经历,两人都从2017年起追随义工团至今。其间,两人辅助义工团办活动、做表演、做视频记录,在公益之路上发现了自己的价值。
“我妈妈先接触的传统文化,2018年,我虽然考上了高中,但觉得上学没有意义,不明白人按部就班地经历这些阶段有什么意义。对于‘活着’这件事本身,我觉得非常迷茫。于是退学了。”16岁的王丽说,在母亲的推荐下,她开始跟着传统文化促进会的义工团队走到很多地方,学到很多过去不曾思考的理念,开始明白生而为人的意义。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有类似经历的学员不在少数,这些有益于学员一生的转变,让传统文化“五进工程”讲师团的老师们觉得,自己这一路的坚持是有意义的,哪怕人们对他们的质疑仍在,哪怕前路漫长,他们也将继续砥砺前行,如此,才不枉先贤教诲与自己的一生。(文中学员姓名皆为化名)
新闻推荐
近日,菏泽市公安机关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训练科目汇报演练,此次演练突出指挥高效、快速反应、贴近实战的特点,充分展现...
菏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菏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