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擦亮菏泽的“文明窗口”

牡丹晚报 2019-08-22 09:08 大字

□本报特约评论员 刘俊韬

“菏泽火车站乱象治理咋就这么难?!”8月1日,牡丹晚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发出诘问,一场声势浩大的“擦窗”行动随即展开。公安、城管、交通、交警等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各司其职,并联合执法、昼夜巡逻。20多天过去了,菏泽火车站站前广场秩序大为改观,赢得百姓点赞。

菏泽火车站“擦窗”效果的取得,得益于媒体的舆论监督。火车站乱象是很多城市管理的普遍现象,是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症”。乱象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可能一次根除,需要一个过程。菏泽火车站乱象治理也是如此。长期以来,治一治好一点,稍微一松懈,便“旧病复发”且愈演愈烈。久而久之,火车站乱象成了令管理部门挠头、市民百姓摇头、来往乘客怵头的“大难题”。难道因为问题难解决,就听之任之吗?不能!牡丹晚报斩钉截铁地向不文明的乱象说“不”,积极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直面问题,揭露矛盾,督促有关部门聚焦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部位,代表市民发声,传递百姓心声,连续报道乱象整治进展情况,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菏泽火车站“擦窗”效果的取得,得益于多部门齐抓共管。城市的文明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城市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千头万绪,不是哪一个部门单打独斗能管得了、管得好的。火车站秩序管理涉及多个单位,哪一个单位职责履行不到位,哪一个环节懈怠了,都会影响问题的解决,甚至被不法分子“钻空子”,玩起“猫和老鼠”的游戏。唯一能有效解决问题、根除乱象的办法,就是多部门联动执法,建立管理长效机制。我们欣喜地看到,8月17日深夜,市公安局组织300余名警力,以打击非法揽客违法行为为重点,集中开展了火车站广场秩序治理集中行动;8月19日,由公安部门牵头,交通、交警、城管等部门联合成立了菏泽火车站广场公共秩序综合执法办公室,各部门执法人员全天吃住在火车站广场,24小时不间断巡逻,探索建立广场秩序管理长效机制。市民、乘客反映,近段时间菏泽火车站出站口和站前广场秩序都大有改观,硬件设施完备了,文明秩序回归了,火车站的空气都感觉清新了。联合执法机制既然建起来了,就希望长期坚持下去。

菏泽火车站“擦窗”效果的取得,得益于市民的积极配合。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菏泽是全体菏泽市民的菏泽,是千万菏泽百姓共同生活的家园。把共同的大家园建设管理得文明有序、干净整洁,是每一个菏泽人的愿望。我们正在举全城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只有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才能合力攻坚克难、全力补齐短板,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火车站乱象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广大市民积极反映情况,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建议,体现出了良好的主人翁意识。不少市民还主动承诺坚决不坐“黑出租”,从自身做起抵制喊客拉客,积极配合乱象整治。8月14日至20日,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就“加强菏泽火车站广场及周边区域公共秩序综合管理”问策于民、问计于民,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畅通了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参与文明创城的途径。我们坚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参与配合,火车站乱象整治必将取得更好的效果。

擦亮菏泽火车站这个“文明窗口”,需要社会各界凝心聚力、精准发力、持续用力。作为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应当也必须担当起“国花之都”的荣耀与责任,不断提升城市文明形象,让文明有序的菏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完美结合,一起璀璨绽放。

新闻推荐

“不破案件不罢休”的视频侦查高手 记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合成作战中心民警刘义俊

他是一名把刑警责任和荣誉刻到骨子里的人,也是一名从未停下探索脚步、精益求精的人,他更加专注于图像和数据,在电脑前和犯罪...

菏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菏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