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垃圾分类,还有不少路要走

牡丹晚报 2019-07-11 09:44 大字

菏泽垃圾分类,还有不少路要走菏泽垃圾分类,还有不少路要走垃圾分类是为了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今年菏泽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市民的认可程度和积极性越来越高,然而部分市民还不能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如何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还有不少路要走。

退伍军人投身垃圾分类

7月9日15时,菏泽室外温度高达35℃,很多人闭门不出,菏泽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6名工作人员却顶着烈日来到菏泽港湾新城小区,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23岁的胡元康是菏泽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作业与安全部垃圾分类中心的一名普通员工,从部队转业后就积极投身到垃圾分类的培训与工作中,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地将各种垃圾进行分类。“菏泽刚刚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很多市民并不能分清各种垃圾的类别,只能进行粗分。”胡元康打开了港湾新城小区南门附近的垃圾分类柜,与其他三名同事一起将柜内的垃圾倒出来。“废纸、塑料、金属、织物等能分很多类,市民投进分类柜内,我们再帮助细分。”胡元康边说与同事们一起进行分拣并称重,为业主积分。

工作人员打开手机e资源平台,扫描投放者在废品上粘贴的二维码后,系统立即显示了用户的生态卡号。工作人员按照投放垃圾的类别与重量进行输入登记,点击确认录入,即可为投放者积分。“这位居民投放了3.1公斤旧衣服,共累积62分;投放了12个易拉罐,累积96分。”为投放者积分后,工作人员将垃圾重新打包装袋,抬进了垃圾清运车。

胡元康为何会选择从事垃圾分类工作?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得知,胡元康的父亲是宿迁市环卫局的一名职工,母亲也曾从事环卫工作,他耳濡目染,有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一颗纽扣电池就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用水量,这是很严重的。”胡元康说,正是由于缺乏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很多人的环保意识并不强,而垃圾分类处理可以达到减少污染、提升垃圾资源价值的目的。

市民在参与中感受乐趣

菏泽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今年5月在市区两家小区投放垃圾分类柜以来,不少业主陆续注册了账户,将垃圾分类投放。“自从城区禁行三轮车以来,收废品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多居民无法处理废品,只好丢进垃圾箱,造成了资源浪费。”港湾新城小区21号楼业主张先生表示,将可回收的废品投进垃圾分类柜,交由环卫企业处理,不仅绿色环保,还可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这种机制可以激励市民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港湾新城小区24号楼业主黄先生则表示,自从该小区安装垃圾分类柜以来,他已经先后4次投放旧书、塑料和玻璃制品等可回收物,累积了112分。受黄先生的影响,他3岁的小孙子也加入了垃圾分类的行列。“我时常给孙子说,要注意环境卫生,这样才能减少疾病,保障身体健康。”黄先生说,他并不看重自己有多少积分,因为在参与的过程中,他感受到无尽的乐趣。

建议市民分清类别投放

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菏泽市民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菏泽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在港湾新城小区共投放了两个四联柜、八个两联柜,在怡心花园投放了一个四联柜、四个两联柜,经过近两个月的运转,已收集近2吨可回收垃圾。

在垃圾分类收集过程中,有些问题也让环卫工作人员感到无奈。据菏泽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垃圾分类宣传推广员张玲介绍,为了方便孕妇、老年人和腿脚不便的市民,该公司推出了大件预约上门回收的服务。她说:“我们是为不方便的群体提供这项特殊服务的,但是有很多年轻人也打电话让我们上门,这无疑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建议市民尽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将垃圾带下楼。”

“有些市民将餐余垃圾与可回收垃圾投放在同一个柜子里。”菏泽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作业与安全部垃圾分类中心负责人刘臣民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由于天气炎热,餐余垃圾与可回收垃圾堆放在一起会快速发酵,也会对可回收垃圾造成一定的影响。

刘臣民表示,菏泽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发放的垃圾分类倡议书上详细了各种垃圾的分类方法,广大市民可以对照后再进行分类投放。

新闻推荐

情暖童心 关爱留守儿童

志愿者与孩子们互动交流7月5日,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童心圆”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大闫庄行政村开...

菏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菏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