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故事登上大舞台 全省乡村题材小型文艺作品展演暨菏泽市庆祝建党98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侧记

菏泽日报 2019-07-09 10:37 大字

山东琴书《潘平安相家》经典名段演出现场舞蹈《舞丰收》重现风吹麦田起麦浪的丰收场景日前,全省乡村题材小型文艺作品展演在菏泽市精彩呈现。一个个充分反映农村文明新风尚的歌曲、戏曲、小品、曲艺等作品相继亮相,为群众献上了一场艺术盛宴。

演出期间,两夹弦节目《退彩礼》以其细腻传神的感情交流、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发人深思的故事情节,博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该作品是根据农村普遍存在的婚嫁彩礼互相攀比、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现实创作而成,用艺术的力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全国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某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高额彩礼现象。”演出期间,不少观众纷纷议论,“高额彩礼害人害己。”“我们那儿以前也这样,现在好了,移风易俗成效非常明显。”“就应该这样,高额彩礼就得退!”

“孝文化”一直是齐鲁文化的精髓。在小品《保姆》中,“不孝儿子”在剧情发展最后幡然悔悟,撕心裂肺地喊出“妈”时,将现场观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不少人纷纷拭泪。“亲妈给儿媳妇当保姆,儿子却不敢相认,看着难受还气人。”前来观看演出的76岁老人董玉粉说,就应该多演出一些这样的作品,倡导孝道文化,弘扬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

在所有的演出节目中,除了接地气的“小品”节目外,精彩的舞蹈表演也非常吸引眼球。演员手持草帽、衣着鲜艳亮丽、舞姿整齐优美,这是一个以“丰收”为主题的舞蹈节目,演员们挥舞着手臂,摇着草帽,重现了风吹麦田起麦浪的丰收场景。

“自从接到展演通知,我们就开始组织排练,为了能够呈现最美的舞台效果,每个演员都在刻苦训练,哪怕是拉伤了,也不间断练习。”据淄博市歌剧舞剧院副院长毕涛介绍,演出节目全部是基层文艺工作者以现实生活为原型,再进行艺术创作而成,节目非常“接地气”,演出以来也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据了解,整个展演活动,共有来自山东省多个地市的30部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包含移风易俗、家教家风、敬亲孝老、和谐邻里等众多乡村题材。讲好群众故事、传递乡村声音、服务基层需求、满足农民情感、传播文明风尚、弘扬核心价值观,让观众处处感受到乡村文明新风尚。

文/图记者时苏建付凤臣张小彤

新闻推荐

诈骗电话刚进来 公安预警便跟进 市公安部门防诈骗电话跟进提醒为市民撑起“保护伞”

本报讯(记者王燕)日前,家住牡丹区南城办事处居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几天前,自己接到一个诈骗电话后,市公安部门的防诈骗电话及时跟...

菏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菏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