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炳波:知青经历是一生的财富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 静
今年68岁的谷炳波有四年的知青经历,10月25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在牡丹新城小区见到了谷炳波,他告诉记者,在知青岁月里他学会了烧火做饭、下地干活,更加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四年的知青经历是他一生的财富。
冬闲时节,每天拉煤800公斤
1968年9月16日,谷炳波来到原菏泽县吕陵公社农场。当年冬天,为了给农场创收,知青们两人一组,每天到李村镇附近的黄河大堤拉煤送到菏泽煤炭公司。“两个人拉一辆地板车,每天早晨四点左右起床,吃完早饭就出发。”
谷炳波说,“当时拉煤每天补助五毛钱,中午花一毛钱买份菜就馒头吃,路上渴了再花两分钱买壶水,直到晚饭时才能正儿八经吃顿饭,但一天下来五毛钱还不舍得花完。”谷炳波回忆道,他当时18岁,身高1.54米,在知青里他是个子最矮的,但他干活一点不比别人少,每天能拉煤800公斤左右。“当时煤炭公司是按斤给钱,虽然给的钱都交到农场,但大家还是能多装一些就多装,为了给农场多创收。”谷炳波说,知青们思想觉悟高、干劲大。
在生产队学会下粉条
1969年,谷炳波被分到吕陵公社第八生产队。“在生产队里冬天下粉条,我们都在粉坊里干活。”谷炳波说,粉坊里都是技术活、细活,粗心和不用心的人都干不好。
谷炳波是个热爱学习的人,在粉坊期间,从培育地瓜苗到做出粉条,他每一步都认真学习,最终成了做粉条的师傅。“当时培育地瓜苗需要挖回笼炕,把地瓜放进去,烧炕。”谷炳波说,为了让地瓜多出苗,炕的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烧火成了技术活。
在生产队粉坊干了两年,知青们又回到农场。“当时,我给农场场长提建议,我们自己开粉坊。”谷炳波说,他挖了回笼炕培育了十亩地的地瓜苗,秋天地瓜熟了之后开始下粉条。“当时下出的粉条是真正的纯手工,特别筋道,为了下粉条,我手上磨出了近一指厚的老茧。”谷炳波回忆道,离开知青点后他再也没吃过那么筋道、好吃的粉条。
1972年,谷炳波从农场回到城里。回望那段知青岁月,他说,如果让他再重新选择一回,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下乡做知青。“现在部分年轻人缺少吃苦精神,不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如果他们能像我们当年那样下乡锻炼几年,对他们以后的生活肯定有好处。”谷炳波说,在和粮食打交道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菏泽知青,来参加菏泽知青联谊会了!
牡丹晚报“老年俱乐部”牵头组建菏泽知青联谊会,现邀请全市知青加入;牡丹晚报“老年俱乐部”将不定期组织旅游、重返插队的地方、举办座谈会等活动,丰富知青们的业余生活。咨询电话:13176117661。 广轩
- 相关新闻
-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