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医疗惠民生 增添获得感

菏泽日报 2018-06-04 14:07 大字

“真准时!昨天听村里大喇叭广播,知道今天有城里的医生来看病,俺们就早早地来等着。”5月11日,在牡丹区马岭岗镇卫生院,安顿庄村村民李长海对带队的牡丹区中医医院医务科主任穆建民说道。据了解,五个月来,该院组织医疗队已经到八个乡镇开展了义诊活动。城乡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在牡丹区已成常态。

牡丹区按照十九大精神精准发力,积极推进“健康牡丹区”工程,打造医疗健康高地,坚持以惠及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让群众的满意度成为检验全区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的试金石。

健康扶贫:为贫困群众减负担

5月25日,在牡丹区中医医院康复科,来自小留镇王集村的贫困户王福臣正带着28岁的儿子王李斌做康复训练。

2015年,王李斌骑电车意外摔伤,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后期药物、理疗、康复训练等各项花费都不少,这一度成为压在一家人身上的沉重负担。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王李斌能享受相关健康扶贫政策,两年来这个家庭少支出了七八万元,给他们减轻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牡丹区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袁国强说。

据牡丹区扶贫办主任张合生介绍,牡丹区创新实施的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让“病倒一个人,垮掉一个家”成为历史。牡丹区按照人均110元的标准,为全区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购买了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经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二次补偿、民政医疗救助等补偿后,再对剩余部分进行补偿,患者个人最后负担费用降到了10%以下。

据了解,牡丹区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均设立惠民门诊,还对持有健康服务卡的贫困患者“先治疗、后结算”,免收门诊诊疗费、急诊观察床位费,检查费用减免20%,住院床位费减免30%,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签约服务:“1+1”解决群众看病难

为保障居民健康,2017年牡丹区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427个,有偿签约居民14606名,为13938名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和93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居民送上了“暖冬关爱”。据悉,签约服务原则上采取团队服务形式,组建以基层医疗机构为核心,区直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的“1+1”签约服务团队。即由家庭医生、护士和公共卫生人员各一人组成的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群众提供服务;由医联体内区直医疗机构的相关医师与基层家庭医生团队组成二级团队,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签约服务和提供技术指导。签约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家庭医生向签约居民优惠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提供预约等。

今年,牡丹区新签或续签居民全部采用符合“2.0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求的协议书和服务包,着力做好贫困人口和老年人签约服务,按照老年人签约服务费每人每年不低于130元的要求,落实签约服务资金。同时,建立门诊慢性病患者分级诊疗报销制度,对高血压(Ⅲ期)、Ⅱ型糖尿病(并发症)等13种慢性病患者,符合政策规定的慢病门诊医疗费用,门诊起付线由300元降为100元,年最高支付限额每人每年1500元。

医养结合:颐养天年老无忧

5月28日,记者在王浩屯镇敬老院内看到,几位老人正在阴凉处享受习习凉风。“这个养老院环境很好,我腿脚不灵活,每次护工都是把饭菜端过来。如果身体不舒服,随时都能找到大夫。”王浩屯村今年75岁的李洪山老人对记者说。

目前,在牡丹区,皇镇、王浩屯、安兴、何楼、胡集等敬老院已经由当地卫生院全面托管,为辖区老人提供养老、治疗、康复等公益服务,成为集“养老托老+医养结合”的全新医养一体服务机构;在城市,全市首家以医养结合为特色的综合医院——牡丹人民医院枫叶正红院区已经启用,将满足群众更多需求。

牡丹区抢抓创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区的机遇,先行先试,在医疗、健康、养老等基础民生领域,推动医疗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让群众充分享受发展之红利,提高群众生活安全指数、长寿指数、幸福指数。

记者常焕坦

新闻推荐

收麦子切断手指 交警护送就医 断指群众血流不止,菏泽高新区交警紧急护送

本报菏泽6月3日讯(记者崔如坤通讯员康俊杰)“交警同志,车上有人手指断了,请帮帮我们,麻烦开开道,麻烦开开道。”5月31日,...

菏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菏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