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激励大众创业 服务万众创新 牡丹区人社局努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助推转型升级发展

齐鲁晚报 2018-02-10 14:29 大字

首先是扩大培训范围。编制实施《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建立定点培训机构,将创业培训由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等人群,扩展到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社区服务实体及初始创业成功的“小老板”群体。同时,完善培训内容。将创业者素质、创业意识、市场开发策略、营销理念贯穿到课程全过程,综合运用案例、讨论和互动教学,实行因材施教,辅导学员完成《创业计划书》,半年内对结业学员登门和电话回访,及时解决创业疑难问题。

培训方式上进行创新,开设假日创业培训班,举办成功创业学员经验交流会,开展创业咨询师培训,前移创业培训窗口,提高创业培训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还建立培训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代理服务、跟踪指导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去年组织开展就业创业培训9283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3480人,创业培训5803人。

坚持技能为先,强化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内生动力

在组织领导方面,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业领导小组,组建创业促进会牡丹区分会,将创业就业列入综合考核,形成领导重视、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强工作指导,制定出台创业促进就业系列文件,在镇街办事处设立创业指导窗口,在村、社区建立创业服务站,配套创业咨询师和人社协理员,构建区、镇街、村三级创业服务网络。三是加强政策宣传。广泛宣传创业政策、服务体系、创业典型,建立一份简报、一个专栏、一个网站“三个一”宣传阵地,出版《创业潮涌牡丹城》,激发社会各界创业热情,营造“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

坚持领导重视,强化宣传引导,切实营造浓厚氛围

首先,搭建服务平台。设立创业指导中心,选聘创业指导专家,实行“一对一”导师辅导,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一条龙”创业服务。其次,全程优化服务。实行创业项目征集推介管理机制,建立创业项目库,实现项目和创业者双向选择、择优对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开辟“创业绿色通道”,实行“零规费”、“非禁即入”,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同时,加强金融支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微利项目全额贴息,去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69万元,财政贴息404.21万元。除此之外,提供优惠政策。对首次领取小微企业营业执照、正常经营1年以上并在创办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2个月的创业者,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对进入孵化基地创业的,全部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房租费及水电费补贴等扶持政策。去年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1660.25万元。

坚持服务推进,强化政策扶持,切实激发创业活力

牡丹区人社局建立天华、毅德创业示范园,大学生、银田、龙田、鲁西南花卉市场创业孵化基地和安民返乡创业示范园,落实创业补贴、免费培训、场地补贴、创业贷款等创业扶持政策,入驻创业企业1535家,带动就业4.8万人。天华被复审认定为省级创业示范园区;毅德、安民被复审认定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示范园区。指导镇街办事处建立返乡创业示范园,胡集、安兴、高庄、李村等创业示范园初具规模。在北京大兴、西城区,浙江嘉兴、宁波,青岛、东营等地建立15处区级返乡创业服务站,兰州返乡创业服务站被市政府表彰为菏泽市先进返乡创业服务站。创办“牡丹区返乡创业”微信公众号,畅通与就业创业人员的联络渠道,引导回乡创业。去年,全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6531户,私营企业4498户;返乡创业1.2万人,创办企业3377户,总投资额28亿元。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牡丹区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该区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优化创业环境,提升创业服务,努力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取得新的成绩,为牡丹区科学发展新跨越注入新的活力。

坚持基地孵化,强化平台建设,切实提高聚集能力

本报记者 周千清 通讯员 梁涛

牡丹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优势,抢抓国家推进“互联网+”的重大机遇,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创优服务平台,营造优越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进一步激励大众创业、服务万众创新,在以创业带动就业助推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新闻推荐

情系敬老院 冬日送温暖

本报讯(记者王燕通讯员赵忠宇)新春佳节来临之际,2月3日,菏泽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李殿彬、党工委副调研员李利华来到吕陵镇及万福办事处敬老院进行走访慰问,向敬老院的老人们送上春节祝福。李殿...

菏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菏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