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皂花”借“为村”平台走向全国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韩 波
几片花瓣,一层碧叶,组成花朵,令人赏心悦目。一个礼盒,几株繁花,顿生喜庆,让人感受到一份惬意和宁静。最近,一种名叫“香皂花”的花种在牡丹区马岭岗镇解北村“为村”平台上走红,成为时下年轻人的新宠。
牡丹区马岭岗镇解北村村支书常海刚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说起解北村与“香皂花”的不解之缘,还要从村里一个叫常焕振的小伙子说起。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常焕振在浙江义乌和“香皂花”一见钟情。“香皂花”虽然好看,但生产工艺却极其复杂。第一步先用香皂做成香皂纸,机器定型;第二步人工包成花朵,然后剪除剩余;最后一步就是包成花的成品花。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个关于花艺与人生的梦想在常焕振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于是,他和朋友决定将“香皂花”带回家乡加工生产。然而,当他们怀揣激情拜师学艺时,却吃了闭门羹。常焕振说:“当时就找了个工厂的员工,等了他三天才碰到他,心里特别激动。但不巧的是,他老板出差了。他把我领进工厂,一点点给我说 ‘香皂花\’的生产工艺,我了解了一点点。”抱着一颗好奇心,常焕振和朋友当即买来原料,回到家乡招兵买马,开始投入生产。然而,第一批产品问世,却不尽人意,数万元的投资就这样打了水漂。常焕振说:“如果客户要一批货,俺砸一个客户,那么这生意还咋做?所以很多花全部销毁啦。我们又出去学习很多厂家的做法,当时就立誓,学不到技术就不回来。”
花开花谢,宛如人生。唯有努力,才能握住梦想。就在常焕振为了梦想而努力奔波之时,同村的常美红借助互联网平台,已经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常美红说:“我就是做一些小产品,像鞋垫之类的。因为鞋垫在咱本地不好走货,属于冷门。如果卖人家的产品,利润肯定很低,所以我就自己设计产品设计包装,重新组装,对外批发。”创业之初,常美红对互联网完全是个门外汉,但只有初中文化的她却有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常美红告诉记者,当时孩子小,她也没地方干活去,就试着接触电脑,在家摸索,遇到难题她会练习半夜,甚至连最简单的打字,她都不会,只能一点一点慢慢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常美红的创业路子越走越宽,成了村里网络销售中的佼佼者。在常美红的帮助下,常焕振将“香皂花”搬上“为村”平台。刚进驻“为村”平台没几天,常焕振就接到不少客户的信息。“当时接到第一单的时候,内心特别激动,先给他们寄一些样品。他们说可以,就开始谈合作,然后他们说,你给我长期做吧,当时听到这,我知道我的‘香皂花\’销路不愁了。”
常焕振的“香皂花”生产加工在菏泽尚属首例,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市区政府对“为村”平台的强力推动,常焕振、常美红等几个年轻人组成团队,打算借助“为村”平台,共同将这一新兴产业做大做强。解北村村委会给予大力扶持,给他们提供了展厅和厂房。常焕振又马不停蹄研制新产品,并放到“为村”上推广。因为“为村”平台都是本村的人,招工也比较方便,这样村里的妇女们在空闲时间也能挣钱补贴家用。
“一天能挣四五十块钱,也能接孩子,我很喜欢这个手工活。”村民王美英说。村民们的收入多了,见识广了,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小村也在一天天发生着变迁。“香皂花”物美价廉,易于保存,但也有淡旺季之分。通常,每年的9月份到第二年的5月份为销售旺季。“单枝量也比较大,客户一要就是几万几十万的。所有我们都是一小货车一小货车往外发货。这样的低端产品利润虽低,但也能看到利润。正常铺货的话,像这样的货要提前几个月预订。教师节、七夕、2月14日情人节、母亲节等,量都非常大,一年就搞这几个节日,利润都已经很客观了。”常焕振告诉记者。就在记者采访常焕振的时候,他接到一个订单,客户程女士要两万枝玫瑰。程女士是潍坊的客户,通过“为村”平台了解到“香皂花”,现在她已顺利拿货在潍坊销售了。
“通过‘为村\’平台,我们的农产品、手工产品能够传到这样的平台上来,然后由在外务工、经商这些人员大量地通过朋友圈,通过微信群转发,然后让他们所在的城市,更多的人去了解家乡的产品,去拉动本地经济的发展。”牡丹区马岭岗镇镇干部郭春生告诉记者。目前,解北村“为村”平台的关注数达到一千多人,“为村”建设打通了村民参与移动互联网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10月21日上午11时许,私家车主李忠驾驶着车辆即将经过中华路一处斑马线时,他将车速降低,停在斑马线前,直到路人全都过完马路,他才重新起步通过。“看到行人,就像看到红灯”,礼让行人已成为他下意识的...
菏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菏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