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 吉白面粉打造从种植到终端食品加工“一条龙”产业化链条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谢新华 张体征
10月1日是国庆中秋“双节”,然而巨野县龙堌镇山东吉白面粉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高峰没有休息,他在忙着烘干玉米。
“今年玉米是个丰年,好的地块每亩产量能达到750公斤。今年能收600万公斤玉米。加上已收获的近500万公斤小麦,我流转的这8000亩地,粮食总产量能有一千万公斤。”刘高峰说。“节前,我已经把明年960万元的土地承包费支付给各村的种植合作社。让乡亲们高高兴兴过好‘双节’。”
在吉白面粉有限公司院内,两条自动化生产线终端正将一袋袋面粉直接输送到货车车厢。旁边,还有几辆外地货车正在等待装货。刘高峰说:“加工的是去年我们流转的8000亩地里种出来的优质小麦,这种等级的面粉很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这些优质面粉,经过吉白面粉有限公司深加工车间精研细磨,被加工成饼干、挂面、面叶、小馒头,可以直接端上百姓餐桌。
吉白面粉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小麦等级粉、专用粉的民营企业。刘高峰说,从去年开始,该公司就尝试打造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
刘高峰毕业后从事粮食收储行业十几年,2014年,他建起了占地2万平方米的面粉加工企业吉白面粉有限公司,拥有原粮仓容4.2万吨和一条日处理小麦300吨的全自动面粉生产线。2018年,吉白面粉有限公司又新上超市用胚芽粉和麸皮膳食粗纤维深加工项目,并顺利通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辐射全国20多个省份。目前,吉白面粉有限公司日加工原粮1000吨,年生产量占巨野县面粉加工企业半壁江山,成为“菏泽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随着市场消费升级,各种高品质的专用粉供不应求。如何抢占先机,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摆在面粉加工企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好产品是种出来的。从市场上收购的小麦,质量不稳定。要生产出好产品,要有好小麦,从源头把控质量很重要。”2019年9月,刘高峰试水打造全产业链模式,流转了周边六个村的8000亩农田,种植超强筋高产的新麦26、济南17,实现了良种、播种、管理、施肥、收获五统一。如今,吉白面粉有限公司旗下拥有负责粮食烘干的福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粮食储存的龙鸣粮食贸易有限公司等五家子公司。从收割到粮食烘干、从粮食储存到终端食品加工,形成“一条龙”产业化链条。
今年年初,吉白面粉有限公司又开始进行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研磨过程从4段延伸至精研8段,使麦芯提取率提升12%,研磨温度降低25%,小麦的出粉率提高到80%以上,并相继研发出多款高档面粉。
巨野县粮食部门一组统计数字显示,全县有8家面粉加工企业,日生产能力超过2000吨,已成为菏泽市重要的面粉供应基地。巨野种植小麦86万亩,正试水小麦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全面提升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新闻推荐
敬业爱岗奉献 鞠躬尽瘁为民 追记巨野县人民法院基层法官程大银(下)
信念之光照亮前行方向,程大银身处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第一线,坚守着普通工作岗位,做司法为民的服务者,在平凡中倾尽毕生精力...
巨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巨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