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脱下军装,回村带领乡亲们创办合作社、发展种养殖业、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在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带领乡亲们奔小康,他说,24年我只做了一件事——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如今的南曹村,与往昔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群众的好家园……”9月22日早5点半,星灿晨曦,在巨野县麒麟镇南曹村“一环”大道上,一个农村汉子正套用《南泥湾》的曲子边走边唱。他就是曾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的巨野县南曹村原党支部书记曹传增。每天一大早,唱着歌绕着村子转两圈,成了曹传增24年来的习惯。
上世纪90年代初退伍后,曹传增成为当地一家塑料厂的业务员,几年时间几乎逛遍了全中国。如果没有那一次趟泥路,他或许会走出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有一天,回村里正赶上下雨,路破得不像样子。自行车没法骑,就扔在了附近的地里,回家后就一直在想为什么村里这么穷?”曹传增说,就这样,在1996年他被这条泥路“气”进了村党支部。
42名党员、380户、1200人、1600亩耕地、村集体无资产只负债,这是摆在曹传增面前的“资产损益表”。不过,这没难倒这个走南闯北、爱动脑筋的汉子。接任村支书后33天内,他带着42名党员一户户做工作,将1600亩耕地中的1500亩集中起来统一规划,成立了菏泽市第一个林业种植合作社,全村80%以上的村民以土地入股变成“股民”。上林下草、以草促木,统一种植、统一销售。
“林业种植,并没脱离传统农业,这片土地除了种庄稼、种树,还能种些什么?”曹传增对于单一的林业种植并不满足。
当时,一个南方人给了曹传增6只“番鸭”让他试养。曹传增把这6只鸭苗当孩子养,放在一个纸箱里,垫上棉被,生怕“番鸭”冻着。担心这几只“番鸭”水土不服,曹传增就试着将“番鸭”和其它鸭子进行配种实验,并获得了成功。
2001年建设养殖基地,通过与省农科院、济南家禽研究所合作,经过十几年摸索,把野生大雁与本地鸭杂交,形成了独特的养殖品种——香鹑雁。香鹑雁生长周期短,抗病能力强,瘦肉率高,有独特的野禽风味,市场需求火爆。依托养殖孵化产业,2008年,村里成立了由本村村民入股的养鸭专业合作社。2014年,成立了巨野县恒业惠生农牧公司,公司采用订单供应模式,回收农户鸭蛋孵化,流转土地1000余亩,养殖种鸭160万只。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润5000余万元。
尝到产业振兴的曹传增又开始琢磨延长产业链条。2017年,村里成立了鼎浩新能源公司,流转本村及周边村庄土地1200亩,与青岛昌盛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30兆瓦太阳能光伏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并网发电,年发电量达到4000万度,年产值3600万元。2019年光伏发电项目覆盖贫困户1256户,受益资金达到376.8万元,带动贫困户就业200余人。光伏下的土地利用养殖场粪便处理的有机肥,种植皇后菜、韭菜、地瓜、黄金梨,养殖牛蛙,形成绿色循环产业链条。“农光互补”又带动了150名村民就业。
如今,南曹村整齐划一的楼房已经代替了往昔的破落农村小院,而规划整齐、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也让村民过得舒适。村里拥有5家农牧业有限公司、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村95%的村民加入合作社,村民年人均纯收人2万元,南曹村被授予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村、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我们想将南曹村建设成为集产业、休闲旅游、养老、教育为一体的农村生态圈。村中不仅有产业,还会有免费幼儿园、医院派驻服务站、民兵训练基地等。”曹传增说。 通讯员 谢新华 记者 苏成华
新闻推荐
本报菏泽9月17日讯(记者李德领)17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菏泽市气象台获悉,秋意渐浓,菏泽气温下降,昼暖夜凉,市民早...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