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科技“军师”带出“新农人”

菏泽日报 2020-09-11 08:34 大字

初秋时节,本该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火龙果,在巨野县太平镇的农业产业园里却长势喜人。正在修剪火龙果苗的吴勇告诉记者:“火龙果耐旱、耐高温、喜光,这短时间的‘秋老虎’天气,很适合火龙果的生长。”吴勇是山东勇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这片农业产业园的经营者。

吴勇指着硕果累累的葡萄、蔬菜大棚里嫩绿的黄瓜、西红柿说:“这些都是山东省科技厅‘第一书记’工作组留下的‘科技硕果’,别看现在是一派丰收景象,前几年这里还是‘靠天吃饭’的盐碱地。”

为了利用好这块盐碱地,当地群众尝试过种粮食,也尝试过种菜,但总是收得不如种得多。

2016年,省科技厅“第一书记”工作组派驻到这里后,把5个帮包村150万元扶贫资金集中起来,建了一个占地100亩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让寿光的种苗公司来管理,请贫困户种菜,收益分红再拿出来扶贫,初步形成了现在的农业产业园。

刚开始建设产业园的时候,不少群众心里也打鼓存疑:“盐碱地上种菜,能鼓捣出什么东西?”很快,群众的疑惑就变成了现实:西红柿跟乒乓球一样大,黄瓜也歪歪扭扭像泥鳅。

这时候,多年不经农事,一直做木材生意的吴勇在一次产业对接会上认识了当时的省科技厅驻村“第一书记”。在多次对接考察之后,吴勇终于下定决心:转行,接手农业园干农业。

省科技厅“第一书记”和县里科技局给联系了对接的专家,这些人成了吴勇的科技“军师”。不懂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专家说盐碱地适合种西红柿,因为西红柿抗盐碱,吴勇就种西红柿;专家说菜苗定制、栽培、生长和管理等技术问题都要“定制化”,吴勇就照着做;专家说调剂盐碱化要多措并举,添加土壤调理剂、土地修整等方法综合施策……

在科技“军师”的指导下,第一年,吴勇的蔬菜大棚就获得了丰收。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吴勇也学到了一身“科技本领”。

尝到了科技的甜头,吴勇的测土配肥“云农场电商”也开了起来,科技创业、扶贫就业、技术推广,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农业产业孵化器”。围着科技园,2000亩土地全部流转,吸引了更多像吴勇一样的“新农人”开始了新的创业。

为了让更多的乡亲们尝到科技种田的甜头,巨野县科技局扶持当地的农企大户,通过在各个乡镇尤其是贫困乡镇就近设置“农科驿站”,邀请专家和梳理出的科技指导人员前来讲课,通过大户带动来解决农民技术力量不足、销售能力缺乏的痛点。

太平镇河王村的王自锁是一位颇有威望的种田大户,在收到县科技局“农科驿站”的邀请后,欣然前往。在“农科驿站”王自锁学到了解决大棚芹菜“烂根”问题。

王自锁说,打那以后,自己就成了“农科驿站”的“常驻学生”,几乎每次开课都来听。随着学习知识的积累,地种得也越来越好了。

2019年,为了巩固提升科技指导人员全覆盖效果,巨野县在省科技厅网站完成省科技特派员注册登记81人,这其中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26人,事业单位23人,涉农企业9人,合作社16人,家庭农场7人。这其中,就有王自锁。

通讯员 谢新华 记者 苏成华

新闻推荐

“山东高法”蝉联全国法院天平传播指数榜榜首

本报讯(记者马云云)近日,全国法院天平传播指数排行榜8月份榜单发布,“山东高法”天平号再次居于榜首,这是“山东高法”连续三...

巨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巨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