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胡同有故事
[摘要]亲历
暮秋时节,与发小堂弟一起回到了老家,去那条看似寻常却不寻常的胡家小胡同寻找故事,追忆历史。在胡同口遇见了年逾七旬的本家二嫂,她正与几个街坊邻居在闲聊,在与二嫂和几位认识和不认识的邻居寒暄了几句后,我们走进了这条长不足百米、宽不到3米的胡同。
走进幽静的胡同,看到熟悉而又破旧的房屋、墙壁,尘封在历史中的记忆慢慢地浮现于脑海。这条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小胡同的出现,包含着民族的屈辱,记录着青岛胡家的酸楚,承载着胡家人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和乡愁,更见证了一个多世纪,祖国由羸弱受欺辱到富强繁荣的过程。
据《胡氏族谱》记载,青岛胡姓是明永乐年间,响应皇帝的征召,由云南跋山涉水,偕老妇幼,来到青岛海边山坡上,筑庐建房,开荒造田,过着自给自足的渔樵耕读生活。经过500余年的繁衍,到19世纪末,胡家已经有了两个自然村庄(上下青岛村),300多户人家、近两千人,在周边属于旺姓大家。 1898年,对青岛觊觎已久的德国,借“巨野教案”,凭着舰炮利器,与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胡家居住的青岛村,被德寇规划为美欧人居住区的街里,胡家人被迫走上了背井离乡的迁徙之路。
胡同的产生有故事。当年我们这一支的人,在青岛海边经营海货,与一些渔民熟悉,经过他们的牵线引路,在今天的城阳区上马街道王家庄社区 (族谱上记载是即墨庄子)购置了土地,在王家庄和周家庄两个村庄之间,独立建起了两排四合院式的房子,中间自然形成了胡同,胡同的两头,设置了栅栏,昼开夜闭,保障安全。为了让后人记住老家,还像一世祖从云南来时那样,带过来三棵槐树,栽在西北角,一棵茶树,植在东南角。后又置地,将胡家的大部分祖坟迁了过来。这样,一个只有一条胡同的新的胡家庄产生了。
胡同里的人有故事。胡家人来到新地方后,仍然秉持着“与人为善,以邻为伴,勤俭持家,诗书耕读”的祖训,他们农忙时耕种,根据潮汐捕捞,农闲时经商,多种经营的结果,使家业日丰,家家家境殷实。他们与当地人结亲交友,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积极主动融入当地的社会。由于胡家人知书达理,又是从市里搬迁来的,见多识广,所以当地人有事或者遇到困难,都愿意找胡家人出主意想办法,胡家人又都鼎力相助,缺粮借粮,缺钱帮钱,缺物助物。胡同南头的井屋,胡同北头的磨坊碾屋,从来都是敞开的,无偿地给当地人使用,农忙时的杈耙扫帚扬场锨,耕地用的牛骡马犁,只要不用,随时可以借用。到现在民间仍流传着许多胡家人慷慨解囊助人的故事,流传最多最广的是我的三爷爷胡毓昭狭义助乡邻的故事。三爷爷读过私塾,知书达理,为人豪爽,不仅在当地就是在市里提起他的名字,知道他的人也都很是敬佩,被人们尊称为“三爷”。就凭这个人格力量,三爷爷帮助了好多乡邻,与官府打官司,他出面帮着诉讼,邻里不和,他出面调解,遇到流氓地痞无赖之流欺诈百姓,他义理面陈,甚至该出手时就出手,帮助邻里不受侵害。
时下,这条已有120余年历史、轮廓依旧的小胡同,面目已改,西北边那三棵高大的槐树,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充了公;东南边那棵茶树,也毁于30年前的建房,那些创业打拼的老一代的胡姓人,大都已经故去,新一代胡姓人,多数搬到市镇。胡同两边房子的墙壁斑驳陆离,墙根处都长着厚厚的苔藓,几处无人居住的老房子房顶的瓦缝里,长出了几株狗尾巴草,在飒飒秋风中左摆右晃,凄凄凉凉。
离开这条显得凄凉的胡同时,心里一时有点莫名的惆怅和难言的酸楚。但转念一想,这条历经百余年的小胡同,藏着历史,含着故事,更蕴藏着梦想。胡同依旧在,胡同的历史在,胡同深处的故事在。后辈人,记住胡同屈辱的历史,记住老一辈挥汗拼搏创业的历史,记住祖国的发展强大繁荣史,无形中就会激发无穷无尽向上的力量。
□胡义深
新闻推荐
巨野法院作为全省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培树法院,围绕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总要求,通过构建新机制,重塑新流程,将制度...
巨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巨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