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留守儿童圆梦”反响热烈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纷纷加入

山东商报 2019-08-03 09:43 大字

昨天下午,71岁的赵立武冒雨赶到报社,将3000元现金交到记者手中,希望能为留守儿童尽绵薄之力。记者侯宝之摄昨天下午,71岁的赵立武冒雨赶到报社,将3000元现金交到记者手中,希望能为留守儿童尽绵薄之力。记者侯宝之摄昨天下午,一位71岁的老人,手里攥着一个信封走进了报社。这位老人名叫赵立武,家住济南棋盘小区,信封里是他捐献给留守儿童的3000元现金。赵立武是本报的忠实读者,自幼受到社会爱心力量帮助的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昨天在看到本报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后,他特意到报社为留守儿童捐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钱虽不多,但我希望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往后也能回报社会。”本专题撰文记者张雯雯侯宝之实习生牛梦雪

捐款从不记账

赵立武今年已经71岁,他身材瘦削,但是神采奕奕,说起话来也十分洪亮、中气十足。20多年前,从部队转业的赵立武被分配到济南化肥厂工作,如今依靠每月3600元的退休金维持日常生活。

“我不抽烟不喝酒,吃穿也不讲究,有医保,女儿很独立也不用我操心,我每月生活费500元就够了,剩下的钱就给其他更有需要的人吧。”赵立武笑称自己是“三无人员”——无房,无车,无存款,“我现在住的房子是我母亲的,我的存款也都捐出去了,用来资助贫困儿童上大学,帮助千佛山医院的白血病儿童……账户上除了日常花销没有留多余的钱。”

多年来,赵立武坚持做公益,仅今年四五两个月就捐助了5000元,当问及累计捐款金额时,赵立武回忆了一会儿摇摇头说:“记不清了,每次最少也得有一千元左右,咱做这些事又不图回报,我每次个人捐款也从不留名。我看这次活动孩子们这么多,捐少了怎么够呢?你们看看孩子们需要什么就买什么,我人老了,也不知道现在小孩子都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赵立武笑着说。

优秀的人总是能潜移默化的影响身边的人,这一点在赵立武一家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赵立武在母亲的影响下成为了热心肠,他说他也想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女儿树立一个标杆。现在,赵立武的女儿已经36岁了,她也很支持父亲做公益,平时也有乐于助人的习惯。

让爱心传下去

在看到本报刊发的关于菏泽巨野县留守儿童的相关报道后,昨天下午,赵立武亲自赶到报社,将捐款交到记者手中,他希望通过这笔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温暖。

在与赵立武的交谈中,记者发现,原来他是本报的“老朋友”了。除了是本报的忠实读者外,赵立武还经常参与本报组织发起的各种公益活动,这位老人,还曾多次通过省市红十字会向社会献出爱心,捐款捐物不计其数,2012年,他在女儿的陪同下还签下了遗体捐献书,曾作为济南榜样候选人登上过本报版面。

为了赵立武的心愿,为了菏泽巨野的孩子,在接收到这笔善款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校方,向赵立武承诺会将这笔钱用于采购置换桌椅和一系列学习工具,把钱花在刀刃上,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新闻推荐

路遇受伤群众,交通巡查员及时救助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赵德高通讯员张少华)7月20日,巨野交通大义超限站巡查人员看到一位老人倒在路边,小腿受伤,血流不止,...

巨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巨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