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诗词无多物峥嵘渐露憾依稀

潍坊晚报 2019-03-31 09:06 大字

降至明季,潍上的诗文创作逐渐多了起来。如果将明亡之后隐居不出的孙出声作为明代潍邑文人下限的话,这一时期的诗人现在共发现了30余名。主要有刘廷锡、刘应节、刘国缙、王倩、张尔忠、王调鼎、郭知逊、杨青藜。除杨青藜之外,其他人留下来的诗都不是很多。

明代诗词:从刘廷锡到张尔忠

刘廷锡现存诗仅数首,其《营丘怀古》句“人代不堪苍海恨,烟芜漫发穆陵春”,取径宏阔,颇有沧海桑田之感。刘应节官登要路津,巡视多方,其诗于雄壮中生有柔美气。如《谒韩信祠》一首:“淮阴祠前秋气深,荒林疏雨倍萧森。乾坤百战共刘计,天坎孤忠拒蒯心。岂料山河虚带静,更怜身世误缨簪。霸图帝业俱消歇,独忆将军泪满襟。”荒林疏雨,帝业山河,皆在诗人笔下揉置一处。刘国缙,字义斋,号敬夫,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原籍金州道,后家于潍。《潍诗采录》共收录了他33首诗,其中《东牟杂咏》便占了19首,应该是从他失传的《东牟集》中选录的。他的诗意象比较明了,遣意也是清新幽潜一路。如《山居二首》:“云水无心栖翠微,斜阳寂寂掩柴扉。风清鹤唳梦初觉,月上潮平渔未归。因种胡麻开石麓,为耽村酒典蓑衣。层崖深处杳人迹,蝴蝶满山高下飞。”“一自归来饭野芹,悠悠世事未曾闻。清闲同调只应鹤,懒慢相怜除是云。野店无钱偿酒债,寒潭有社著诗勋。老夫新领湖山牒,十里烟霞未许分。”今天发现的王倩诗歌共有九首,其中八首是潍阳八景诗。从张起岩而后,吟咏潍阳八景的很多,如陈调元、于际隆等。可似乎只有王倩的潍阳八景诗脱离了应景而作的窠臼,真正以八景写我心。其《西山霁雪》:“雪花飘飒大如拳,万丈银瓶接碧天。我欲骑驴问春信,前村觅得一枝还。”《麓台秋月》:“东阁邀宾自一时,唯余脱粟飰交知。而今识破繁华梦,月满荒台痴不痴?”

张尔忠的诗现在仅发现了十数首。他的诗虽然驳杂不一,未为上乘,可是他的文章却是鼓角悲壮,郁郁其中,情学识三者皆备。《焚余摘》中《上方年兄侍御书》云:“别来沿途,舆夫四散,如秤上鱼,如釜中蚁。苦行路之难者,一十五日,肺肠断裂矣。”刻画惨然,读之目痛。

杨青藜和他的《石民诗集》

杨青藜的《石民诗集》是潍邑较为重要的一部诗歌集,也是潍上宋元之后第一部诗词别集。

杨青藜(约1605-约1699),字禄客,号石民,明朝遗民。明亡后,隐居安邱不仕,肆力讲学,卒后葬于安邱。

《石民诗集》二卷,卷上载古体诗39首,卷下载近体诗198首,总共237首。

傅尔德乾隆十六年(1751)序云:“先生称诗中年,晚更与安邱刘翕斋(刘源深)、直斋(刘源渌)两先生肆力讲学,主发明义理,不复为诗。”“履夫(刘其旋)为翕斋先生玄孙,曾大母即石民先生女。先生所作焚烧后,更为司李黄君(黄绶)裒集者,皆其封公万九先生(刘汝飞)藏之。”“履夫宰嘉定,迎封公就养,封公念令长俸,啬其家费,足竟石民事。值余至,大喜,抚其背曰:‘为我订石民集矣’。因与余键西斋,日夜钩棘,为决择若干首,履夫授之梓。”

刘汝飞《刻石民先生集记》云:“始先生遭甲申乱,携家走避营邱。归亡其产,往来安邱授生徒以给,长依从曾大父直斋公居。先生女子二,一为大母,一为安邱诸生韩祗先妻。”“飞五六岁时,时聒先生语。先生修身,眉端毫甚长,须白引可尺余,年九十二三矣。更二年,闻先生卒。一子企宪,在祗先家,又二十余年卒。祗先弟知微得先生诗集,并与家少傅公书藏之,飞乞归借抄,知微又卒,未及归之,先生集因留飞处。每出则携与俱,畏家人污损。顾无力开雕,复恐亡轶。”“辛未春,儿旋令江南嘉定,飞携以来。九月,金樵至,屡为抉择付梓,存先生百一。”

康熙二十一年(1682)杨青藜自叙云:“日与元启、振铎、雪崖倡和久之,积成卷帙。戊戌秋,子延(刘祚远)在吏部案头置予诗,少傅公(刘正宗)见之大喜,属子延刻之。予适在京师,力辞。又数年,渐近宋儒书,取前所为畀诸火。今所留者,黄子澓野裒集。黄又叙之,余不能违,黄又殁,不忍毁之。”

自上诸文,复参考傅尔德《杨石民传》、刘其旋《书石民先生集后》二文可知,杨青藜此集,历经辗转,方以刻成。

杨青藜早年耽诗,先稍成卷帙。因遭明清鼎革之变,避乱去潍,后寓居安邱。晚年与安邱刘源渌、刘源深穷研儒学,遂渐弃诗文一道,专于义理之学。顺治十五年(1658),安邱刘祚远、刘正宗于京师见其诗集,皆欲刊刻传世,杨青藜力为辞之。后来竟将前所作诗集投之于火,幸未全焚。安邱黄绶重为裒集,再欲付梓,然而黄绶又不幸辞世,事遂中止,残集尚存。

约康熙三十八年(1699),杨青藜去世,终年95岁。杨青藜有两个女儿,一女嫁给了刘源深之子刘行稔,一女嫁给了安邱诸生韩祗先。杨青藜卒后,其子杨企宪寄居于韩祗先家,杨青藜残稿遂存于韩祗先处。过了二十多年,杨企宪去世,这部残稿遂为韩祗先之弟韩知微收藏。刘行稔之孙刘汝飞念曾外祖父之亲,自韩知微乞借残稿手抄,未及归还,韩知微又去世了,诗稿也就存留于刘汝飞手。刘汝飞珍若圭璧,未尝须臾离身,常以无力付梓而心怀戚戚。乾隆十六年(1751)春,刘汝飞之子刘其旋宰令嘉定,刘汝飞亦随之以居。是年九月,巨野傅尔德至嘉定,刘汝飞与傅尔德遂一起编订杨青藜集,刘其旋付刻之,诗稿遂传于今。

郭榆寿《榆园杂录》杨青藜条云:“所著石民诗二卷,本康熙二十一年禄客手订,初存其长子企宪手,继存其次子知微手,再遂为安邱刘汝飞所存,至乾隆十六年,属巨野傅尔德决择之,为刻于江南之嘉定,即今所传本也,然割裂太甚,次第错杂矣。”此条所记有误。郭榆寿所云“初存其长子企宪手,继存其次子知微手”,误将韩祗先之弟韩知微为杨青藜次子,应作“初存其子企宪手,继存安邱韩知微手”。郭榆寿又云是集刻本“割裂太甚,次第错杂”,郭榆寿又见别本耶?未知何据,记此存疑。

察《石民诗集》诸事,不惟可知前贤文集刊刻源流,亦可知潍安二地艺楫互递之印迹。潍安二域,于古虽隶青莱有别,然稽古以来,人文相望,姻娅常结,屡见典籍。明清二代,潍籍望族寓居安邱者,明有杨青藜、隆澯、高伦,清有郭汝承、郭象恒、郭象孚,近有陈蜚声,皆著有文名。其未见者,又不知凡几。今《石民诗集》,全赖诸安邱先贤以传,特以拈出,聊以补白。

文/图王新牛鹏志

新闻推荐

巨野:让街巷成为美丽乡村的缩影

仲春时节,记者在巨野县万丰镇毕庄村采访,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着两个垃圾分类桶,一个写着“可沤”,一个写着“不可沤”。“...

巨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巨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