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坚持垃圾分类已三年 可沤的和不可沤的分开放,出村垃圾减少八成

农村大众报 2019-03-21 14:49 大字

保洁员每次都是把可沤的和不可沤的垃圾分开收集。“一些大城市都没搞垃圾分类,咱们一个小村就甭想啦!”“俺家卫生费月月都没落,为啥还得自己分类?”2016年3月,巨野县董官屯镇董海村党支部书记董峰,向村民提出搞垃圾分类时,有不少村民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如今,董海村的垃圾分类已经坚持了整整3年。

家家门前放两个桶

出村垃圾减少八成

初春时节,走在董海村,看见家家户户门前放着一绿一蓝两个垃圾桶,专门用于垃圾分类。

董海村全村310户900多口人,是一个普通的农业村。2016年初,巨野县在全县开始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当年3月,董海村成为全县第一个进行垃圾分类的试点村。

当时,为了让更多村民容易理解和区分不同垃圾,巨野县用“能沤的”和“不能沤的”这种贴近农民的语言进行前期宣传和指导。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庄,董海村为每户免费配备了两个垃圾桶,并在村东面,建设了两个2.5米深的垃圾池,用来堆放能沤烂的垃圾。“菜叶子经过这么一沤,基本就没了。底下沤好了的,直接做肥料。”董峰说。

实现垃圾分类后,董海村需要外运的不可沤垃圾明显减少。董峰说,垃圾没分类前,垃圾清运车一周要来两三次,现在一个月来一次就可以。需要往外清运的垃圾主要是旧衣服、塑料袋等。“现在出村垃圾至少能减少八成。”

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原来被随手扔掉的玻璃瓶、纸箱等,开始被村民或者保洁员收集起来,积攒后卖废品。

“垃圾分类在有些城市都没法实现,没想到你们村做到了。”今年春节过后,村民黄立华的一个亲戚来到她家,一番夸奖,让她感觉很有面子。

村干部、保洁员和村民

谁都不能掉链子

去年年底,董海村坚持垃圾分类的做法获得县级相关部门奖励。董峰认为,村里的垃圾分类能坚持至今,靠的是村干部、保洁员以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一个环节掉了链子,这事就做不成。”

从2016年3年起,村干部轮流负责检查村民门前垃圾桶。发现不分类的,就当面指出来。对分类较好的村民,村里发放牙膏、肥皂等,进行奖励。

垃圾分类后,对保洁员来说,工作量明显增大。现在,每天早晨8点左右,董海村53岁的保洁员乔兰香就去收集各家各户的垃圾。乔兰香说,现在每家每户的垃圾桶需要分两遍收集。第一遍,先挨家挨户把塑料袋、旧衣服等不可沤的收集起来。收完之后,再挨家挨户把菜叶子等可沤垃圾进行收集。

董海村现有3名保洁员,每人负责大约100户的垃圾回收。乔兰香说,她负责两条主街和一条胡同的垃圾收集,把所有垃圾都收集完,最少也得四五个小时。冬天的垃圾隔一天收一次,夏天温度高,垃圾容易变味儿,必须天天收。

市场化垃圾清运

和文明习惯培养并不冲突

“搞垃圾分类,谁都没省事:村干部隔三差五地上门督促;保洁员挨家挨户收集两遍;农户交着卫生费,还得天天把家里的垃圾分开放,很麻烦。”去年8月,在董海村的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

去年7月,当地进行农村环卫市场化改革,原来由乡镇负责的垃圾清运,开始交给专业公司负责。部分村村民甚至个别村干部,对垃圾分类思想上有所松动。

董峰则坚持认为,垃圾由专业公司负责清运和村民自家进行分类,两者并不冲突。“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垃圾,更重要的是培养村民们的文明习惯。”村民董振山常年在外打工,前两年过年回来,还不习惯垃圾分类。今年过年回家,他却说:“现在记住了,可沤的、不可沤的,一定分开放。”

新闻推荐

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菏泽中心支公司

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山东省国资委牵头组建、总部设在山东的全国性国有财产保险公司,注册资本20.3亿元,于2010年12...

巨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巨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