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地百年藏匿影——探考青岛山炮台遗址
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占领了青岛,1898年3月6日,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随后,出于防备中国军队(假想敌)进攻的目的,德军在青岛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建造。
加强防备建造炮台
据《青岛城市与军事要塞建设研究(1897-1914)》一书载:“在注明日期为1899年5月9日的那一天,胶澳总督府向海军部提交了为‘胶澳租借地’制定的第一个防御工事建设计划。该报告于1899年6月20日到达帝国海军部,并被直接上呈给国务秘书蒂尔皮茨”。
防御工事中主要的一项就是建造炮台,德军在青岛建造炮台在规划时就有针对性地划分为“海防前线炮台”和“陆防前线炮台”两大类。其中海防前线炮台共设有五座,分别是:游内山炮台(团岛炮台)、小泥洼炮台(台西镇炮台)、青岛炮台(亦称衙门山炮台,今小鱼山西侧)、俾斯麦山炮台(青岛山炮台)、汇泉角炮台。
“小泥洼、汇泉角和俾斯麦山三个工事都自成一体、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建筑物,内设抗炮击的弹药库和士兵住所。它们的火炮也都配有防碎片的装甲圆顶盖等保护性设施。
海岸防御工事的指挥部设在青岛炮台附近 (青岛炮台位于今金口一路后部高地上,指挥部之所以设立于此处,是因为此处位于五座海防炮台的中部较突出位置,可全面监视海面和射界)。它被建在紧靠青岛炮台的岩石内,具有高度抗炮击性能。拥有一套使用地下电缆的中央远距离通话设备,海防工事的领导权就是由此发出加以实施的。除此之外,各个工事还各自拥有受到良好保护的指挥所。按照原定计划,海防前线的阵地在战时也可以被转用于陆地方面”。
青岛山炮台完工
青岛山,海拔128米,南北走向。德租青岛后,将此山以德国“铁血首相”之名命名为“俾斯麦山”。于山上南北两侧分别建造了海防和陆防两处炮台。
俾斯麦山炮台——今青岛山炮台遗址,面对青岛外海(黄海),背依青岛山主峰,可谓是一处位置极佳的制高点。
青岛近岸处,自东向西一字排开的浮山所湾、太平角湾、汇泉湾、青岛湾、团岛湾,甚至西侧的胶州湾南部海区,都在其控制范围之内,再加所配备的四门重炮,这座炮台无疑成为德军在青岛建造的永久性海防炮台之首。
1903年,“为了进一步完善海陆防御工事,总督府决定把部署重型榴弹炮当作最紧迫的任务,这些榴弹炮既可以对海上,也可以对陆地发挥作用。俾斯麦山(今青岛山)则被选择为安装榴弹炮的合适地点。 ”
1904年,军事工程师缪勒(Müller)完成了俾斯麦山炮台设计图、俾斯麦山炮位设计图和第二指挥台设计图。据《青岛城市与军事要塞建设研究(1897-1914)》记载:“1905年,正在进行建造的俾斯麦山榴弹炮炮台,共配备4门280毫米口径榴弹炮,其竣工日期预定为1905年夏天。 ”
“1906年6月18日,被安装在俾斯麦山上的280毫米口径榴弹炮举行了试射。该炮的装配工作是在德国克虏伯工厂装配师巴雷(Barray)的指导下进行的”。
“俾斯麦山炮台由4门280毫米口径榴弹炮构成。它被安装在从开放的海面向后退缩一段距离的位置上,目的在于使其射程达10-11公里的火炮也能对直至对岸和胶州及其水下10米的地方起保护作用。 ”
完工后的“海防前线俾斯麦山炮台(今青岛山炮台遗址)”,由炮台和山顶第二指挥台组成,并有榴弹炮兵连驻守。 1907年前,德军又完成了俾斯麦山北部的“陆防前线第Ⅻ(12)号炮台”的建造。
坚固的海陆防线
俾斯麦山炮台(今青岛山炮台遗址)暴露在地面上的仅有两个混凝土浇筑的圆顶出入口和炮身凹嵌入地堡的4门口径为280毫米的L12型榴弹炮,以及U型混凝土炮座与前方掩体顶部的铸铁装甲旋转塔,炮台主体建筑完全深藏于地下,隐蔽性极强。
为阻挡来自海上的侦查和炮击,地面炮位前方筑有高掩体,炮手射击时也无须目测目标,而是被动式依靠前方青岛炮台指挥部指示的方位坐标,从掩体后以仰角发射。
从俾斯麦山炮台设计图和俾斯麦山炮位设计图上看,炮台地堡主体建筑边长63.8米,宽23.8米,占地面积1518.44平方米。
炮台地堡设有两个出入口,主入口位于西南侧,入口内一条长17米、宽1.5米,由四段30级台阶的通道,连接中央通道,主入口附近为后勤区,设有锅炉房、发电机房、厨房等辅助用房6间。
次出入口位于炮台地堡的西侧。入口为一条长17.3米、宽0.95米的斜坡通道,连接地堡内部通道。
炮台的地下建筑为主体三层、局部五层的多层结构。最上层的装甲旋转塔,分为塔台和值更室两层。
连同框架重约160余吨的铸铁装甲旋转塔,是在德国分段铸造后运抵青岛以螺栓锁紧装配完成的。塔座为带倒角的立方体,上置可旋转的球形塔冠。“装甲旋转塔,它完全处在一个旋转台上,并且借助于滚柱或滚珠圈可以不受约束地水平转动……通过这些装置,可以对外部情况进行观察和指挥炮击(辅助指挥)。它们与炮兵阵地保持着电话或喊话联系。观察是依靠装甲上狭小的、可转动的瞭望孔来进行的,而这些瞭望孔可由钢制的滑板加以封闭。 ”
装甲观察塔内部为操控台,以摇动手柄来操控塔冠作360°转动进行观察和瞭望,塔座南侧和西侧立面上,各设有两个向外凸出的弧形定向射击孔,可供四个士兵同时值守。
一条近乎垂直的铁质扶梯连通下层的“计划处”,再下方是一个蓄水池,以此来提供地堡内部的日常用水。由此再通过一条“之”字形通道连通下层的作战区。
炮台中层的作战区,连接主出入口并贯穿东西的中央通道,中央通道中部设电报室,南侧设东西排列房间15间,北侧设房间4间和4个直径为6.6米的圆形炮座室等,最北侧为次通道及通往外部的次出入口。
炮位之间为士兵住室,每座炮室南侧设有两间弹药库,弹药库隔壁为弹壳存放库。主入口、中央通道、弹药库以及各炮位之间设有输弹道轨,弹药可由主入口方便输送到各弹药库,各弹药库更可使用轨道方便地输送到相应的和其他的炮位上。在地堡西北角是军官住室,共有两层7个房间。
第二指挥台
炮台还另设有第二指挥台。该工事位于俾斯麦山(今青岛山)的最高处,地下两层,由指挥塔台与值更室和一间小辅助房间组成。
俾斯麦山(今青岛山)北炮台,位于山的北西侧,由两个炮位、弹药库和设在东南侧的观察指挥所组成。
“位于已经提到的280毫米口径榴弹炮炮台左侧的是俾斯麦山上的12号炮台。 2门210毫米口径L30型号火炮原本被搁置在炮兵仓库里,只是在战争爆发前夕(日德青岛之战),才把它们装备起来,以便加强陆防前线的力量。它们被安装在可防射击的胸墙之后,但未装配可防碎片的护罩。弹药储备室也是用混凝土浇筑的。 ”
从1914年,日德青岛之战结束后日军拍摄的照片中看,炮位平面为西侧无围挡的直倒角矩形,所配备火炮的射向为东北方,此处可控扼浮山、台东、四方等陆上目标。炮台东侧也设有一个小型的观察指挥台。
日德青岛之战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4年8月23日,日本正式对德国宣战。
1914年9月28日,日英联军开始了对驻守青岛的德军从海上的第一次攻击。
1914年10月31日,俾斯麦山炮台遭日军炮火重创。
1914年11月7日早晨6时30分,日军在松树林的掩护下,爬上了俾斯麦山炮台的斜坡。这时重炮在短距离内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守卫俾斯麦山的德军不得不投降。
同日,德军在所有的弹药储备均已耗尽,在观象山上挂起了白旗。1914年11月7日,日德青岛之战最终以德军的战败而告终。
这次战争给青岛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使青岛人口大量减少,工商业停顿半年之久。据初步统计,公私财产损失达2000余万元。德军在投降前,炸毁了部分炮台和火炮。海防前线俾斯麦山炮台(今青岛山炮台遗址)的4门280毫米榴弹炮被悉数炸毁。日占后,在4座圆形炮座的中心增筑立柱,顶部封顶,覆土填平。
青岛山炮台遗址(俾斯麦山炮台遗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遗址之一,其规模之宏大,结构之复杂,功能之齐全,当时堪称亚洲第一,为地下军事建筑经典之作。
本文为袁宾久先生继 《卧波百年话长桥——探寻青岛栈桥的前世今生》之后的又一力作,较为详尽地介绍了青岛山炮台遗址,这座时称亚洲第一、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完善的一战时期地下军事建筑。
新闻推荐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孟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自菏泽市吹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巨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巨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