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见证“大野风采”巨野博物馆昨日开馆,5000件馆藏文物与公众见面

牡丹晚报 2018-10-15 10:01 大字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 霈) 10月14日,承载着沧桑大野历史和文化的巨野博物馆盛大开馆,5000余件馆藏文物与世人见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磊出席开馆仪式并讲话。

巨野博物馆由大野沧桑、金石瑰宝、大汉之风、精品文物、俊杰星驰、民俗非遗六个基本展厅和一个临时展厅组成,是一座以智慧化运用为特色、倾力打造的“最能被读懂的博物馆”。博物馆开馆后,将免费对外开放(每周一闭馆),市民和游客持身份证即可参观。

巨野因“古有大野泽”而得名,《千字文》中“巨野洞庭”、春秋“西狩获麟”印证了巨野自古为祥瑞生态宝地。巨野博物馆无疑就是一部巨野史诗。据了解,巨野博物馆新馆位于巨野县麒麟大道麟州人民公园西侧,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展陈面积6000平方米,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212件、国家一级文物13件。商周青铜、大汉遗风、唐宋造像、元代青花、明清珠玉、麒麟文化、齐鲁会盟……巨野博物馆藏品之丰富、精美、高端给人以震撼,五千年文明风云际会,在这八千多平方米的馆内涌动。在展陈形式上,巨野博物馆利用现代科技展陈手段配合传统陈列,营造了古今碰撞的氛围,以场景复原和多媒体声光电相结合,多种展示手段穿插运用,做到了动静结合、精彩纷呈。

开馆后,跟随讲解员的脚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有幸成为首批目睹巨野悠久历史文化的幸运儿。在大野沧桑展厅,旧石器时代先民繁衍生息、开垦原始文明的痕迹被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原来,太昊、伏羲、尧舜禹汤之起源,皆与菏泽大地息息相关,菏泽境内的大量古遗址出土文物,证实了夏商周时期先人们在此繁衍生息。从黄帝、炎帝、蚩尤等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的传说,到春秋齐鲁会盟的故事,经过讲解员娓娓道来,令人神往。

从大野沧桑展厅移步到通史展厅,上古时代到近代的数千年历史如沧海一瞬,商代龙首青玉觿、西汉玉壁、东汉镂空龙纹铜炉、东汉龙纹石砚、北齐造像刊经碑、元玉壶春瓶、明柳毅传书铜镜等珍贵文物,除了惊叹于巨野博物馆的珍藏之丰富,就剩下对菏泽市历史文化之悠久的感叹。

在其他展厅里,精品文物同样是浩如烟海,大汉之风展厅里的古时昌邑国,曾经的三王属地,纵然已被厚厚的泥沙湮没,但借助展厅里出土的珍贵文物,回望昌邑,仍是道不尽大汉昔日的辉煌。据介绍,红土山汉墓随葬的器物十分丰富,出土文物1056件,铜器526件、铁器405件、陶器29件、玉器43件,其他53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