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将构建14条通风廊道建沿黄河湿地公园群,上风向污染源建议优先搬迁

山东商报 2018-08-24 10:12 大字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史尚静)昨天,济南市规划局发布了《济南市通风廊道构建及规划策略研究》(社会公示与征求意见)。根据通风廊道构建及规划策略研究,济南将构建14条通风廊道,并建设沿黄河湿地公园。值得注意的是,修复通风廊道并非是大拆大建,而是在城市更新、修复时进行管控,将建筑用地改为绿地公园或公共广场等开敞空间。

研究结果显示,结合通风潜力评价对济南市现状通风进行识别,发现除了小清河天然廊道外,建成区范围内其他几条廊道都比较勉强(宽度达不到最低要求),并且无法贯通连续。因此,济南将构建高通风潜力廊道,并修复、完善通风廊道,使其贯通、连续,并对通风廊道合理分级,形成通风廊道系统。

在廊道构建策略上,南部山区为清洁空气源,综合考虑近山区盛行风向、城市热岛环流、山地——平原风等,确定南北向通风廊道是济南通风廊道系统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尽量连通可能的东西向廊道,与南北向廊道形成网格化廊道系统,以更有效地分割热岛;部分廊道现状不具备贯通的宽度条件,需长远管控的预留廊道。

对此,将构建一级廊道三条,分别是黄河、玉符河和东巨野河;构建关键二级廊道四条,分别是小清河、顺河高架——趵突泉路——广场西沟(舜耕路)、大辛河——龙鼎大道和经十路;构建一般二级廊道七条,分别是胶济铁路线、北大沙河、腊山河(腊山河西路)——京台高速、绕城高速、杨家河、绣源河和章丘东侧廊道。

根据要求,一级通风廊道(引风)为阻隔城区之间热岛蔓延连片,宽度要求高,济南市以黄河、东巨野河、玉符河为基础,控制沿岸开发建设,分割主城区与东部、西部、黄河北岸的集中建设区。在南北向二级廊道与沿黄河一级廊道的交汇之处,布局大型湿地公园,有利于营造山-水之间的空气对流,串联南山北水冷源,强化南北向风,对改善城市风环境意义重大,同时兼有景观美化的功效。同时,目前城市内的部分污染企业位于城市上风向,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城市上风向污染源优先搬迁。对于近期难以搬迁的污染企业,应加大减排力度,提高环保要求。位于热岛环流内的污染源也需要有序治理或搬迁,并加快供热锅炉向清洁能源利用转变。

此外,在先行区规划过程中,在各个城市组团之间保留大尺度的复合型廊道,通过廊道与黄河的联通,建立城市与黄河的联系,确保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加强黄河北岸先行区与黄河南岸城市通风廊道的衔接,共同保护黄河一级通风廊道,并延伸多条南北向二级廊道。

新闻推荐

构建通风廊道减雾霾 可改善城市风环境,济南市向各界征求意见

本报8月23日讯(记者赵夏晔)8月23日,记者从济南市规划局获悉,2017年,济南市规划局组织编制《济南市通风廊道...

巨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巨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