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看雨又到7·18,记住的和改变的
7月18日,护城河提前开闸防水,开启防汛模式。大雨过后,河道内水位远不及平时的高度。 记者黄中明 摄
18日早晨济南的一场雨,下在上班路上,下在朋友圈,也下在每个济南人的心里。市民赵先生正准备出门送孩子上幼儿园,当他走出家门,眼前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的这一幕,不由让他回想起十年前这个特殊的日子。十年来,市民遇到暴雨预警时心态已是愈见淡定,心中充盈的是一份笃定的安全感。
十年前的那场雨济南人忘不掉
18日一早,市民徐女士就发了条状态:“连续12条朋友圈都是雨,7·18。”十年间,每到这一天都会有人提起,有人在追忆,有人在反思。2007年的7月18日,如果不是一场雨,那可能是很普通的一天,大人们为了生计而奔波,孩子们在享受着暑假的轻松愉悦。
虽然已过去十年,对于那天发生的一切,赵先生仍历历在目:“那天下午5点多,我和朋友在省科技馆碰面之后准备往家赶,刚走到韩国城的时候就下雨了。雨下得很急,和今天有一点像。”赵先生说,大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韩国城里逐渐漫进了积水,商户们自发扛着沙袋堵在商场门口,可尽管这样,积水还是不受控制地灌了进来。
媒体人魏先生说,他对那一天最深的印象就是冷,“当时看着窗外的瓢泼大雨,身为一个记者,我感觉我必须要出门看看。我推着自行车,从杆石桥一直转到北园大街,身上都被雨打湿了,冻得瑟瑟发抖。”他说,这一天让他永远难忘,因为那一幕幕雨中的温情和感动,他看进了眼里,更看进了心中。
相比十年前的那一天,18日的这场雨虽然来势凶猛,但明显弱于当年。
“今天早上6点50分我们接到市气象局传来的消息,他们发布了黄色雷电预警,预计白天到夜间有较强雷电和降雨,1小时最大降水量将超过30毫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为此,防汛部门发布了今年第一个蓝色暴雨预警信号。“我们考虑到正是上班高峰期,短时间内降雨较大,就发布了这个预警,为的是让我们的成员单位加强应对,加强调度。”用十年完成蜕变构筑坚实的防汛体系
2007年那场暴雨,成了每年雨季都会隐隐作痛的伤疤。经历(难因而愈发坚强,济南的防汛体系十年间日渐成熟。
2007年之后,按照专家“上游滞蓄,中游分洪,下游疏泄”的建议,济南市区对防洪工程进行了“大动刀”,腊山分洪道、小清河综合整治项目等相继完成。“上游滞蓄是指将城市上游的水就地留下来,这就是海绵城市工程。中游分洪的意思是将城市中游的洪水分流走,腊山分洪站就承担着这项重担。下游疏泄就是将城市下游的河道疏通,确保洪水能顺利流走。为此我们进行了小清河综合整治。”市城乡水务局副巡查员王俊胜说。
2007年之前,作为城区唯一外排河道,小清河最宽处不过50米,最窄处只有20米,防洪标准不足20年一遇。如今,小清河河道已由原来的30-50米加宽至70-100米,排涝能力大大提高。此外,水政部门还对土渠段堤防进行了整修,对张家林“S”弯进行了整治,保障防洪安全运行。
小清河进行完美蜕变的同时,它的得力助手腊山分洪工程也在万众瞩目中竣工、运行。2012年启动试运行后,腊山分洪工程次年因卧虎山、锦绣川水库先后超过汛限水位,而向下游开闸泄洪。2016年8月南山降雨大量汇入兴济河致水位蹿升,使得小清河防汛压力增大,腊山分洪工程再次开启。
据了解,腊山分洪工程能分流小清河36%的洪水,但它并不能轻易“显身手”。“腊山分洪工程的启用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小清河的行洪压力大,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另一个就是南部山区降雨量大。今年还没有出现这类情况。”王俊胜说。
除此之外,目前全市的70余条河道已经进行了综合治理,南太平河、锦水河、巨野河正在进行扩挖河道、清淤疏浚、绿化美化等方面治理。
这十年间,令人眼前一亮的“防洪神器”也频频亮相:最大排水量每小时1800立方米的新型排水车、可吸水变围挡的“膨胀袋”、可以充当一间现代化办公室的防汛移动指挥车等也为防汛提供了更多保障。
记忆犹新“避雨令”心中满满安全感
“让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这十年来每当遇到暴雨预警时候市民的变化,2016年的7·18同样让人记忆深刻。”2016年7月18日15时,济南气象局及时发出一则重要天气预报,预报显示未来两天将会有一场“最强暴雨”降临济南,来头不小于2007年7月18日的那场降雨。
于是,泉城上下紧急动员,各行各业启动了应急预案,低洼地段开始实施交通管制,泄洪闸口全部打开,公交车、救援车数千车辆蓄势待发,市政府也于当天下午下达了历史上首个调整上下班时间的“避雨令”。尽管最终“最强暴雨“爽约,但市民却发自内心地纷纷点赞。
“经历过那个‘7·18’,你才知道,在天灾面前人是多么脆弱,生命是多么可贵,所以我更惜命了。”市民刘女士笑着对记者说,“现在我知道下大雨或者是雷电天就不出门了,反正这种天气里,上班迟到不会扣钱的”。
“无论防汛能力如何提升,我们都牢记济南有‘三不变\’”。王俊胜说,济南的气候条件不会轻易改变,地形地势也不会轻易改变,小清河作为省级河道的全流域行洪能力短时间内也不会有明显改变,“我们始终绷紧精神、保持警惕,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防汛的道路我们要一直走下去”。 (记者杨璐)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谢新华姜明记者苏成华)近日,巨野县结合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再落实、再部署,进一步补齐文明创建短板,吹响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冲锋号”。巨野县把提升居民素质作为“创...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