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黄河滩区 留住乡音乡愁 首部《黄河滩区迁建村庄地名记忆》专著面市

菏泽日报 2021-12-22 09:11 大字

本报讯(记者周天宇)近日,由市民政局编著的全省首部以黄河滩区迁建村庄为主题的《黄河滩区迁建村庄地名记忆》面市。

据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穆新礼介绍,该书以菏泽所辖牡丹区、鄄城、东明3个县区9个镇,90个行政村及197个黄河滩区迁建自然村(涵盖15个滩区易地扶贫搬迁和试点)为基础单位,客观记录了各迁建村庄的建置沿革、经济建设、文教体卫、居民生活、社区组织、古今人物等多项内容,涉及衣食住行、乡风民俗、名胜古迹、轶事传说等多个层面,涵盖各村地理位置、面积、民族、姓氏、人口、经济、荣誉、古迹古址、传说、典故等,全面、立体、客观、真实展示了黄河滩区居民摆脱黄河水患威胁、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伟大变迁。通过新旧村庄变化对比,反映出新时代党的好方针、 好政策,反映出菏泽黄河滩区群众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菏泽是山东省滩区迁建任务最重地区,涉及牡丹区、鄄城、东明3个县区9个镇182个自然村,14.6万人,约占全省四分之一。饱受黄河水患和战争影响的古菏泽,能够留存下来的村、镇是稀有资源,迁建村庄历史文化积淀极其厚重,这些村庄如不立即保护抢救,必然会造成遗憾。”市民政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石丽娟说。

从2020年9月市民政局启动滩区迁建村庄地名记忆编撰工作,历时15个月,今年11月批量印刷。工作人员深入滩区乡村,查阅典籍、碑刻、族谱等文献资料,挖掘、探究村庄地名背后蕴含的文化信息,对每一个村庄地名演变都进行了系统挖掘整理,精雕细琢,几易其稿。在记述建村以来或始迁之时乡土文化同时,也详尽记述黄河改道以来在菏泽境内发生的历次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村情村貌标志性图片的插入,确保了既图文并茂,又易懂耐读。

据了解,此书将沿黄滩区迁建村庄地名汇集成册,既能铭记黄河滩区迁建村庄地名更迭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又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留存下一份专业地名变迁资料。

新闻推荐

陈和平:水产养殖户的“守护神”

她潜心于水产养殖30余年,一直工作在渔业技术推广第一线;一年中,她有一半的时间都“转悠”在乡间鱼塘;她大胆引进加州鲈鱼和鮰...

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鄄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