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转”出乡村振兴好路子 鄄城县富春镇叶庄新村土地流转侧记

菏泽日报 2021-12-07 08:04 大字

“老村复垦地和原有耕地,叶庄新村共有900余亩土地,已全部流转,租金按‘人头’分红,每个村民一年分红1000元钱。”鄄城县富春镇叶庄新村党支部书记于金山说。

然而,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没了土地靠什么吃饭?在土地流转之前,有这种思想的村民不在少数。针对这个问题,镇村干部通过多次召开座谈会,引导村民算经济账和长远账,为叶庄新村整村土地流转铺平了道路,加快了流转步伐。

种地是农民的传统,叶庄新村外出务工人员,无论走得多远,麦收秋收时节,都要赶回家中。来回路费,再加上几天的误工费,成本甚至比庄稼的收成都高。原本赖以生存的土地,却成了外出人员的“包袱”。

“家里种着地,不回来又不行。现在土地流转了,他们不用来回奔波,也算是少了一桩麻烦事。分红都打到他们账户上,省心又省力。”于金山说。

“过去种地一年忙到头,生活也没啥变化,现在土地流转了,旱涝保收,还能就近打工,一年下来,工资加土地流转租金,可比原来种地划算多了。”说起土地流转的好处,叶庄新村村民李瑞莲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19年,对叶庄村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村民整体搬迁,欢天喜地搬进了叶庄新村,住上了新房子。

叶庄新村设计了两层带院的小别墅、多层楼房、老年房和安置房。四种户型,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

在没搬迁之前,叶庄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村落,总人口624人,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村民居住零散,村内闲置土地多。其中,废弃的坑塘、荒芜的院落,占用了全村五分之一的土地面积,成了制约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要想加快农业发展,必须破解土地难题。村民搬迁后,我们紧接着就对老村进行了复垦,村里的所有土地全部归集体所有,统一进行流转。”于金山告诉记者。叶庄新村通过土地流转,让零散的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土疙瘩变成了“金疙瘩”,也吸引了村里的年轻人回村创业,共建美丽家园。

村民陈华永一直在外地打工,得知家乡要流转土地,便辞去工作,回到村里承包了200亩土地,种植大豆等农作物。

土地的种植、管理、收获,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为叶庄新村村民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从农民变身为工人,不仅有地租分红,还可以挣工资,收入比种地时还要多。

“以前村里和村民家中,到处都是晾晒的粮食和秸秆,村里的环境整治困难重重。”叶庄新村村干部曹凤娟说,现在,村民不种地了,不用再往家拉粮食、秸秆了,新村更加干净整洁了。同时,村民也有了更多精力打造庭院,搬到新村后,叶庄新村有10余户家庭被评上了“美丽庭院”。

虽然已是冬季,村民陈孟来家的院子里却依然鲜花簇拥。三角梅、菊花吐露着芬芳,给整个庭院平添了一股灵动的生机。

在叶庄新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整洁又有生气、灵气,一个个“美丽庭院”,如同锦上添花,让新村更具神韵。

叶庄新村坚持党的领导、整合力量、发挥优势,通过新村规划、土地流转,唤醒“沉睡资产”,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有效助推乡村振兴,让昔日的偏远村落成了安居乐业的幸福村。记者 焦同帅 通讯员 刘永霞

新闻推荐

为孩子安全多开“一扇窗”

“大家都猜一猜,我们教室大窗户上的这个‘小窗户’是干什么用的?”鄄城县郑营镇完小三年级马俊老师指着教室窗户,一脸神秘...

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