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林长”张立贵的育林之路

菏泽日报 2021-10-28 09:02 大字

走进鄄城县阎什镇申魏庄村林场,犹如进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棵棵法桐、垂柳、栾树、杨树等20余种树木绿染层林,如同织就了一幅生态锦绣图。

场长张立贵正穿梭林间,查看苗木长势。林场有520亩,张立贵每天都要巡视一遍,哪片树要落叶了、哪片树生虫了、哪片树该施肥了,他都了如指掌。

“育林就像养孩子,看着小树苗一天天长大成材,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开心。”张立贵说。

张立贵除了是场长,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民间林长。身为民间林长,他不仅要以育林、护林为使命,还肩负着对辖区群众进行林业法律法规义务宣传、对辖内森林资源实施监管的担子。

“管理好村里的绿色资源是我的职责,不仅是对村里负责,也是在践行我返乡的初心。” 张立贵说。

张立贵告诉记者,从他记事起,只要刮风村里就会“黄土漫天”。出村的道路因为沙土太多,自行车骑在上面直打滑,申魏庄村被外人戏称为“沙窝村”。

1993年,为了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张立贵独自一人到外地打拼。他先是在北京的一家材料市场做销售,一做就是5年。1998年张立贵辗转来到大连,与人合伙做环保材料。从销售员到自己开工厂,期间,张立贵经历了种种挫折,但是,他都坚持了下来,最终将工厂办得风生水起。

那些年,张立贵常年在外地,和家人聚少离多。他无法在母亲跟前行孝,也不能分担妻子的重担,孩子的成长他更是无从参与。每次想到这些,张立贵常常自责地彻夜难眠。

2003年,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张立贵放弃了在大连如日中天的生意,带着家人一起到青岛创业。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张立贵的公司慢慢地在青岛扎下了根。

孩子长大后,张立贵便将公司交予孩子打理,自己有了更多的时间回老家。每次回村遇到刮风,依旧是他记忆中的模样。

“防尘固沙要多种树,但是树木生长周期长,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很少有人愿意种,这也能理解。” 张立贵说。

2018年,张立贵回家探亲和村支书刘钦祥在一起聊天时,刘钦祥无意间提到让张立贵回家种树,本想着是一句玩笑话,张立贵却一口答应了下来。

“这些年,虽然我一直在外地,但心里总想着能为家乡人民做点事情。” 张立贵说。

在外辛苦打拼20多年,苦尽甘来却要回家种地,张立贵的想法在家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家人怕我受罪,一开始都很反对,后来见我执意要做,也就默认了。” 张立贵说。

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张立贵流转了村里60余亩“沙窝地”种上了苗木。不懂种植技术他就到各地学习取经,线上线下与河南、河北、青岛等地的林农朋友交流互动。他时常出入新华书店购买园艺书籍、穿梭农机部门购买管理器具……终于,张立贵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大道。近4年的时间,种植面积从60余亩发展到520亩,让原本的“沙窝村”绿树成荫,告别了“尘土飞扬”。

说起这几年的发展,张立贵告诉记者,县自然资源管理局和阎什镇党委政府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林场浇水困难,镇党委政府组织人员在林场里打了4眼机井,并协调镇供电所给林场通了电。

“县自然资源局的同志经常到林场来,春天的时候多亏他们发现‘美国白蛾’并及时地进行了飞防,林场才避免了损失。” 张立贵说。

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是张立贵返乡发展的初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是他今后的发展目标。张立贵告诉记者,他栽种的苗木属于“大乔木”类,不仅可以防风固沙,而且前期可以林下种植,后期可以搞养殖。这样一来,养殖和种植的收入就填补了苗木生长期的经济空白。

记者 焦同帅通讯员 刘永霞

新闻推荐

南宋名将李宝

李宝(生卒年不详),外号“泼李三”,南宋名将。宛亭(北宋元祐元年,改冤句县名为宛亭县)、南华和乘氏之冲古葵丘李庄人。出身农家...

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