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红船镇霍庄村: 白事“一碗菜” 破陋习树新风
在农村,婚丧嫁娶是一件大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的陋习。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鄄城县红船镇霍庄村敢于向盛行多年的不良风气“亮剑”,破陋习,树新风,丧事简办已蔚然成风。
“以前,村里不管谁家办白事,都要设宴招待,烦琐又浪费,让本来就痛失亲人的‘主家’疲惫不堪不说,还要花费很多不必要的钱财。白事从简后,丧事‘一碗菜’深得民心。”霍庄村村主任霍学进介绍说。
霍学进认为,丧事大操大办的陋习之所以在农村兴盛,都是因为好“面子”。很多人认为,老人一辈子不容易,去世后就应该风风光光地走。他们认为丧事办得越大,在别人眼里就显得对老人越孝顺,自己面子上才能过得去。丧事大操大办,虽然让很多群众背负着经济压力,却又不得不相互攀比。2015年,霍庄村首次出台白事“一碗菜”村规民约,一时间,在村里引起了很大的波澜。
“一开始,有些群众不理解,尤其是经济条件好的,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自家的事,自己花钱,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霍学进说。
但是,霍学进还告诉记者,也有不少群众对白事“一碗菜”非常赞同,却又迫于“面子”不敢公然支持。面对这种情况,霍庄村党支部书记、红白理事会会长霍方建多次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在会上他坚定地说:“规矩既然定下来了,就要一竿子打到底,全村一视同仁,都要遵守。”
霍庄村村委会还置办了桌椅、碗筷、煤气灶等用具,供村民家办白事时使用,这样一来,还省去了他们租赁桌椅的费用。
2015年6月份,霍庄村的一位老人去世,这也是霍庄村实行丧事“一碗菜”后第一位去世的老人。在老人“出门”当天,老人的家人按照村里定下的标准“一碗菜”招待了前来帮忙的村民和亲朋,事后一算,比预计的花费节省了将近一万多元钱。
“一人一碗菜,能省一万元。村民们都感受到了‘一碗菜’的实惠,觉得这是一件好事,都应该去支持。”霍学进说。
从此,霍庄村便“刹”住了以往铺张浪费的风气,减轻了村民的办事负担,群众也逐渐形成了节约、文明的生活方式。丧事简办以来, “厚养薄葬”的理念也根植在了霍庄村村民的心中。
“现在村民都已经意识到,与其丧事大操大办,还不如在老人活着的时候好好行孝。丧事办的简单了没人笑话,不孝顺老人,等老人去世后却大操大办,才会被人看不起。”霍学进说。
红船镇党委委员张保告诉记者,目前,红船镇25个行政村都已成立红白理事会,并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下一步,红船镇将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践行党史教育,传播文明新风,让老百姓享受文明成果、得经济实惠。
记者 焦同帅 通讯员 刘永霞
新闻推荐
“一家人总算是团聚了,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们也能安心在鄄城工作了。”今年暑假开学前夕,鄄城县艺术剧院员工安宗伟、冯蕊蕊夫...
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