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带动农民致富“引擎” 市人大代表热议乡村振兴之路

菏泽日报 2021-02-01 07:48 大字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加快农业农村发展。聚焦“五个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连日来,如何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菏泽路径”?成为市人大代表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摆脱传统模式,让现代农业朝加工、流通延伸,再融入品牌、旅游、文化等现代元素,这正是我们在发展中的尝试。”1月28日,市人大代表、鄄城县旧城镇葵堌堆村党支部书记卢景生告诉记者。

鄄城县旧城镇有个堌堆,相传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此大会诸侯。葵堌堆村依台而居,因此得名。毗邻黄河大堤,自然环境优越,葵堌堆村曾经却很落后,属于省定贫困村。

现在,干净平整的村道旁,果木成林,四季飘香,从初春到寒冬,总有硕果挂满枝头,成为鄄城县规模最大的果木采摘生产基地。

乡村振兴从农业现代化做起。在该村葵丘庄园采摘园内,种植苹果、桃、樱桃、草莓等,并注册“葵丘”商标,引进加工设备,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

2014年,经商多年的卢景生回村任党支部书记。他注意到,村里资源浪费严重,地边、生产路、荒地常年废弃,无人问津。他从整理土地资源入手,提出“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村子”的思路。之后,葵堌堆村先后有1300多亩土地完成流转,栽种包括苹果、桃、梨、樱桃、葡萄等9大类、50余个品种。

“葵堌堆遗址入选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守着这么好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卢景生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我们主打采摘体验、文化旅游、观光休闲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如今,千年古村借助历史文化底蕴,发掘葵丘品牌,打造完善旅游产业,描绘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景象。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通过特色产业才能带动更多村民过上好日子。”市人大代表、郓城县唐庙镇仲堂村党支部书记仲辉说,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作为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我们要发挥代表作用,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1995年职高毕业后,仲辉回村任职,凭借自己畜牧养殖专业的知识,他积极发展本村养殖业,短短几年仲堂村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村。2001年,他辞去村委会主任职务,进京从事工程管理工作。2015年,他毅然放弃了高额年薪,回村带领村民致富。

依托该村的产业基础,2020年,仲辉斥资200万元建设两个新型现代化养殖大棚,每个大棚可养殖蛋鸡13000只,只需要有一人负责。

“相比传统的养殖模式,现代化的养殖大棚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劳动力,大棚内的鸡舍分为三层,一名养殖工人在自动化喂料机旁穿梭。鸡粪通过传送带出去以后直接装车运走,整个大棚里面基本见不到粪便的痕迹。”仲辉告诉记者,“每个大棚每天可产蛋1300斤,因为有订单,销售不用发愁。”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激发农村经济活力。看得见的效益,让村民也有了入股的想法,仲辉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下一步准备建设养殖厂,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特色产业的兴起,正带动着乡村的发展、基础设施支撑、造血功能增强,产业发展就有了强劲的“底子”。政策的利好,让更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通过特色产业改变着自己的命运。记 者 张 啸

新闻推荐

“情暖童心 让爱回家” 菏泽市启动2021年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在教孩子做手工本报讯(记者马琳)1月11日,由菏泽市妇联主办,菏泽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的菏泽市“情暖童心让...

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