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打造人才“高地”,为后来居上安装新引擎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丁秋松房正

农村大众报 2020-12-24 14:54 大字

在鄄城县旧城镇葵堌堆村东北头,有一片上百亩的果林,“今年果树进入盛果期,加上我们种果树也找到了门道,亩产能达到3000斤。主要是近销,疫情影响不大,今年的收入比去年还要好。”说这话的,是这片果林的守护者耿振显教我们。“多亏了专家们来果园指导种树,如何施肥、打药、剪枝、套袋,不然今年不可能有这样高的产量。”

耿振显说的“专家们”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为主要技术力量的山东省院士工作站的专业人员。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田间“问诊”……经过专家们的教学,耿振显掌握了种植桃树的全套技术,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技“土专家”,59岁的他被果林主人耿玉民选为果林的守护人。“老耿工资是每天80元,加上年底奖金,一年能挣将近4万元。”耿玉民说。

近年来,鄄城县针对欠发达地区人才引进难、使用难、留住难等突出问题,深入分析人才工作的基础和潜力、外供和内需、优势和短板,瞄准人才发展成效,积极探索人才强县新路径。

2019年11月8日,鄄城县发布《鄄城籍在外地工作人员回鄄工作的意见》,第一批引进鄄城籍人才23人。目前在县委统战部工作的刘安然,为单位带来了新的工作经验、工作方式方法。“我之前在山东省地矿局工作,我会延续‘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和‘质朴、向上、团结、干净、担当’的精神,并将这些融入到统战工作中去,保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为鄄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刘安然说。

企业是招引人才、利用人才的“大户”。为此,鄄城县出台了《人才新政30条》及19个配套文件,并先后为23名高级人才解决了家属就业问题,兑现人才购房补贴362万元,调动了企业引进使用关爱人才、人才发挥才智提升企业的积极性,全县初步形成了企业依靠人才提升、人才依靠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不仅以政策吸引人才,还注重本土企业人才的培育。鄄城阳成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杰说:“鄄城县每年选派50名企业负责人赴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培训。通过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经验,现在公司已成为‘山东省瞪羚企业’。”鄄城县近年来每季度举办一次“名家大讲堂”,对全县科级以上干部和50强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

鄄城不仅求贤若渴,还有“三顾茅庐”的诚意。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2所大学招才引智,拓展校地战略合作关系。针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短板,先后聘请2名高校专家教授挂职科技副县长,柔性引进1名果树学方面的专家院士并建立院士工作站,培育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名。科学统筹全县事业编制资源,拿出部分事业编制设立高层次人才编制周转池,引进高层次人才39名。

人才既要招得来,还要留得住。鄄城县每年拿出2000万元作为高端人才配套资金,并出资支持高科技企业参加国内外科技成果对接活动。针对高端产业人才,设立“一事一议”引才通道,最高给予9000万元综合资助。县属事业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县财政按照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每月2000元、1500元、1000元生活补贴;企业全职新引进的高校毕业生,县财政按照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每月最高给予6000元、4000元、2000元生活补贴。两年来,成功获批省级以上人才项目8个。

人才强县战略的深入实施,为鄄城县后来居上装上了新引擎。2020年前三季度,鄄城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增速8.73%。1-10月份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3.6%,增速全市第一,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6.59%、6.41%,增速分别列全市第一、第二位……一系列数据展现出鄄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新闻推荐

搬进新家,这个冬天更暖和 鄄城旧城镇6526名滩区村民全部住进村台新居

11月30日,鄄城县旧城镇三合村村台迎来最后一批乔迁居民,至此,来自周边6个村的6526名滩区村民全部搬进新居,开启新生...

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