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直言敢谏 社稷之臣
邓文献
有朋友告诉我,鄄城县箕山镇观寺王庄村北,有座西汉名臣汲黯的墓。“文革”中被毁,墓碑曾被汲氏族人拉去,墓地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有人告诉我墓碑的去向,应在牡丹区高庄镇的汲堂村。昨日专程前去,在汲氏庙堂正殿前的东侧,见到了这块墓碑。上刻“汉淮阳太守汲长孺墓碑”“清嘉庆九年甲子春二月立”。
据《菏泽市志》所记,汲黯(?年-前112年),字长孺,西汉东郡濮阳(今菏泽牡丹区高庄镇汲堂村)人。汉景帝时,任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武帝时,历任竭者(监督检查)、东海太守、主爵都尉等职。汲黯好学,仗义行侠,注重志气节操。为官耿直敢言,武帝称之为“社稷之臣”。但汲黯屡次触犯皇上,常被佞臣所陷,也使他不能久居高官,谪升无常。
可在《史记》中,司马迁专为汲黯作传,并未多叙政绩,而是大量记录他秉正嫉恶、直言敢谏的品行,实为史官们所尊崇。汲黯祖先曾有宠于古卫国国君,至汲黯已七世,世为卿大夫。汉景帝时,靠父亲保举,为太子洗马,辅佐太子刘彻,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汉景帝死后,武帝刘彻继位,任命他为竭者。
汲黯治官理民,弘其大要,按其原则行事,不拘泥小事小节。为政,以民为本,同情民众疾苦。居家品行纯正,入朝直言敢谏。与人相处,多不讲究礼数。
汲黯正直,容不得别人的过错。与己不合者,不乐相见。与己相投者,亲近友善。大将军卫青,因姐卫子夫为皇后而达尊位,人多畏惧,但汲黯仍与他行平等之礼。有人说:“大将军如此显贵,你不可不行跪拜之礼!”汲黯说:“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卫青闻之,愈加赞赏汲黯的忠实贤良,对汲黯更加尊重,多次向他请教治国疑难之事。
张汤做了廷尉,公孙弘做了丞相。有年策动纵容皇上,要出兵征讨匈奴,招怀四夷。汲黯直言劝谏,建议与胡人和亲,力求国家少事,不可兴兵打仗。 他骂廷尉、御史大夫张汤,为刀笔吏,不能做公卿;斥责丞相公孙弘,内怀奸诈,只会取悦皇上。由于言辞犀利,也招来武帝烦怒,后被调任为右内史。
时隔不久,匈奴浑邪王降汉,朝廷征两万辆车马去接迎,长安百姓相抗,车马无法凑齐,武帝大怒,要杀县令。汲黯说:“长安百姓无罪,杀了我,百姓就肯献马。匈奴将领背叛投降,何劳百姓疲于奔命!”武帝沉默无言。浑邪王到来后,有商人与匈奴人私下买卖交易,武帝下旨要杀。汲黯又谏阻,武帝仍固执,汲黯请求辞官,归隐田园。
汲黯倨傲严正,不屈从权贵,曾多次当众指责武帝,惹皇上恼怒,也遭张汤、公孙弘忌恨。后被外放,去做东海郡太守。任东海太守时,常把事务让郡丞和书吏去办,一年余,东海清明太平,官民称道。武帝得知,又召汲黯回京,任主爵都尉,列为九卿。
汲黯多病,有人帮他告假,见皇帝说:“汲黯当官执事,虽没过人之处。然而能辅佐君主,坚守已业,利诱之不来,威驱之不去,勇武也不能撼其志节。”武帝称:“古有社稷之臣,近如汲黯。”武帝尤加敬重,譬如觐见时,大将军卫青入宫侍中,武帝曾踞床侧见。丞相公孙弘有事求见,武帝连帽子不戴。至于汲黯觐见,武帝必须整好衣冠。
淮南王刘安阴谋反叛,唯独畏惧汲黯,曾说:“汲黯固守志节,宁愿为正义而捐躯,很难诱惑他。至于游说公孙弘,就如发蒙振落那么容易。”几年后,楚地私下铸钱币严重,有臣上书武帝,征召汲黯为淮阳郡太守。汲黯辞谢不肯接印,武帝屡下诏令,还激将说:“你难道还计前嫌?以卿之众望,可卧而治之。”汲黯迫于无奈,强行上任。
在去淮阳初上任时,汲黯曾前去探望大行令李息,说:“我被弃置于外郡,不能参加议政。你要注意御史大夫张汤,他智巧足以阻挠批评,奸诈足以文饰过失,专用谄媚之语,强辩挑剔之词,喜欢无事生非,搬弄法令条文,挟制官吏威势。您位居九卿,尽早向皇上进言,不然必遭罪祸。”可是李息惧怕张汤,始终未敢向皇帝进谏。
后来张汤果然生事,与“三史官”争斗,身败名裂,被强令自杀。汉武帝得知当初汲黯对李息说的话,判李息有罪。又诏令汲黯受诸侯国相的俸禄待遇,依旧掌管淮阳郡。汲黯治理郡务,一如往昔作风,几年时间,淮阳郡则风清气正。七年后汲黯病逝。汲黯死后,武帝念他的功劳,封其弟汲仁官至九卿,其子汲偃官至诸侯。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范红杰)日前,鄄城县人武部联合团县委、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退役军人事...
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鄄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