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初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鄄城县什集镇6个试点村村民感慨颇深 只要习惯了,垃圾分类就能成为自然

牡丹晚报 2019-07-23 08:59 大字

只要习惯了,垃圾分类就能成为自然只要习惯了,垃圾分类就能成为自然只要习惯了,垃圾分类就能成为自然只要习惯了,垃圾分类就能成为自然□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敏静

自7月初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鄄城县什集镇6个试点村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村民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不少村民坦言,最初,他们并不了解什么是垃圾分类,应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但是现在,大人小孩都能主动做到将垃圾进行分类。垃圾分类并不可怕,只要习惯了,就能成为一种自然。

为让垃圾分类成为常态,鄄城县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在17个乡镇各投入一台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设备,并建立了长效机制,制定村规民约,采取激励、积极引导等多种措施,形成了人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每月一评比,群众积极性被激发

7月20日,在鄄城县什集镇李桥村,新翻修的路面不仅宽敞平坦,而且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儿垃圾。站在村口自西向东望,一排大小相同、颜色统一的垃圾桶非常显眼。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随手掀开一村民家门口的两个垃圾桶盖,发现可沤垃圾与其他垃圾被分别投放。

沿着村道往里走,一条条宣传“垃圾分类”的红色横幅悬挂在半空中。在村内的一片空地上,摆放着3块不锈钢宣传牌,分别对什么是垃圾分类、垃圾如何分类以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法等进行了介绍。

据村主任李修斋介绍,7月12日,村里正式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一个新生事物,村民并不了解,因此,他们在开展工作前,首先通过村里的大喇叭介绍垃圾分类的好处与意义。

“村干部与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一同挨家挨户为村民发放分类垃圾桶,并逐一教给他们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李修斋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目前,该村120余户村民全部领到一绿一蓝两个垃圾桶,并签订了承诺书。

“其实,方法也很简单,凡是能沤肥料的都放在绿色的桶内,不能沤肥料的都放入蓝色垃圾桶内。”李修斋说,垃圾分类是一种生活习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为让村民在短时间内掌握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他们每天都与村内的保洁员一同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检查,发现分类不正确的,分别进行指导,为了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该村计划设置红黑榜,对村民垃圾分类情况每月进行一次评比。

参与垃圾分类后,村里环境得到改善

54岁的李修军在村里经营卫生室,每天家里人来人往,垃圾产生量也比较大。

据李修军介绍,随着村干部的严格要求,村民的自觉性越来越强。之前,不少村民随手乱丢垃圾,现在,这种情况已经逐渐减少了,村里的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

“不知道怎么分的时候,就看看桶上的字。”指着门口的两个垃圾桶,村民田凤芹说,“垃圾分类一点儿也不难,只要稍加留意,就可分对。”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从田凤芹家门口的垃圾桶上看到,绿色垃圾桶上写着可堆肥垃圾: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腐烂瓜果、零食碎果、饲养动物粪便、畜禽鱼类内脏;蓝色垃圾桶上写着不可堆肥垃圾:塑料包装壳、废橡胶制品、旧织物用品、泡沫制品、建筑废弃物、不可腐烂垃圾。

田凤芹掀开垃圾桶盖,非常自豪地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现在她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分类方法,将垃圾分类处理,并盖上盖子,家里的苍蝇也少了。

末端设备将可沤垃圾转化为有机肥

在鄄城县什集镇,像李桥村这样已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还有黄口、花园、席庄、牛楼、吴庄等6个试点村。

“全镇100余名干部齐上阵,采用包村、包户的形式把垃圾分类工作做到位。”什集镇副镇长杨磊介绍,自7月11日开始,6个试点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最初实施这项工作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村民分类不够细,镇机关工作人员分为8支队伍,全部进村入户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向群众宣传垃圾分类政策、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发放分类垃圾桶。”杨磊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保证垃圾分类走向正轨。

末端处理是垃圾分类工作中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末端工作做到位,垃圾分类才更加有意义。

当天,在杨磊的带领下,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该镇的垃圾分类处理站,见到了投产不久的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设备。

据杨磊介绍,该镇投入了110余万元资金,建设了垃圾分类处理站,购置了一台日处理量为3吨的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设备,并于7月13日正式投产运行。“将可沤垃圾倒进设备内,经过24至48小时的储存发酵,就可以产生有机肥料。”杨磊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在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之前,该镇产生的垃圾全部运到垃圾中转站,压缩处理后送往垃圾填埋场。而现在,可沤垃圾不需要往外运送,直接投入机器处理即可。

据初步统计,目前,可沤垃圾占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一,由于该镇垃圾分类仍处于试运行期间,待群众适应后,可沤肥的垃圾量还会大大提升。

严格考核,让垃圾分类成为常态

目前,鄄城县17个乡镇全部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每个乡镇均投入一台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设备,解决垃圾末端处理问题。

鄄城县还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督导评估制度,成立了督导评估工作组;分阶段组织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督导检查,发现对工作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

据鄄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处副主任仪宪英介绍,为了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开展,县里还建立了长效机制。将各乡镇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考核;充分发挥乡镇干部和村两委的作用,形成对村民和保洁公司进行垃圾分类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制定村规民约,并采取激励、引导等多种措施,形成人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考核分两种方式进行,包括第三方暗访和考核组检查。”仪宪英表示,第三方暗访每月两次,考核组每月检查一次。该县对每月考核得分进行排名,考核结果与县奖补资金挂钩,以10万元为基础标准,分为三个档次进行补助,但对于月考核得分低于60分的乡镇 (街道)和收运过程中混装垃圾的不予奖补。

新闻推荐

项目再好,盲目上马也难成功 张石军先学技术,再养蟾蜍获成功

“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恶心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自不量力”,从这两句歇后语中就能体会到,癞蛤蟆在生活中很不...

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鄄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