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滩区迁建居民的幸福生活 搬迁后,丁杨寺村9个月结了11对亲

农村大众报 2019-07-08 14:12 大字

孩子们在新建的左南社区里嬉戏玩耍。

编者按

黄河滩区自然条件艰苦,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绝不能让滩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应担之责和庄严承诺。

山东省试点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以来,鄄城、东平等多个县的滩区村庄先后因此受益。近日,记者深入鄄城、东明等地,对迁建后的村庄进行探访,了解到这一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写成一组报道。本报从今日起陆续刊发。

“吴春涛(音)的对象是郓城南边一个村的,冯钊(音)的媳妇是箕山镇的……”郭怀亮一个一个数着丁杨寺村里的婚礼。6月25日是很普通的一天,但说起喜事,还是让这位68岁的村支书高兴。因为,嫁到村里的外来的媳妇多了。

去年9月份,郓城县左营乡丁杨寺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出了世世代代聚居的黄河滩,搬进了新建的左南社区。到现在9个多月的时间里,村里已经办了9场婚礼,定了2门亲事。“有四五场婚礼还是在今年五一前扎堆办的。”郭怀亮说。而在搬迁前,村里至少已有四五年的时间,没有办过一场婚礼,光棍汉“积攒”了好些个。

丁杨寺村有1300来口人,以前家家户户都靠在滩区种地为生。看着孩子们年龄越来越大,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谁家的父母都发愁。这样的困境,在滩区可不只这么一个村。“父母发愁,说媒的也发愁。”左营乡李庄村村支书王爱华说,滩区外的姑娘都不肯嫁进来。“媒婆一上门,说滩区里哪家小伙子不错,不等话说完姑娘就摇头,直接说不行。”所以,李庄村的300来户村民,不少家庭也面临娶亲难的问题。

一道黄河大堤,一里一外,隔开的恍如两个世界。在长堤之外的人看来,滩区村地处低洼,易遭水患,家家贫穷;要是谁家把姑娘嫁到滩区,简直是葬送了孩子的一生。“也没办法,村里就是穷嘛;同样是种地,这堤里堤外的收成就不一样。”郭怀亮说,就是在一般的年份,一亩地一年能收1000多斤小麦、1000多斤玉米。滩区地薄,即使是在丰收年,一亩地小麦也不过七八百斤,玉米顶多800来斤。要是碰上了汛期的大水,黄河打个呵欠、摆动一下,说不定滩区里哪村哪家的地就会“泡汤”。

因为穷,就算定了亲,不少滩区人也娶不起媳妇——最大的困难,是盖不起新房。“在滩区,都知道‘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借钱、三年还账\’,多少家庭一辈子都拴在了盖房上。”鄄城县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指挥部工作人员张雷说。张雷老家就是丁杨寺村,在他的记忆中,家里至少盖了三次房。在滩区盖房子,为防大水,需要先堆沙土、筑高台,再在高台上夯地基、盖新房。但这样一家一户筑台建的房,也经不起雨冲水泡,往往十来年还得重盖一次。

搬迁之后,这一切变了。滩区村开始有了吸引力。丁杨寺、李庄等村所在的左南社区南区,建起了两个扶贫车间,主要加工假发等产品。这个活儿,计件付费,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难题。“有位老人叫王学芝,79岁了,还来干活,刚领了900多元的工资。”王爱华说。但老人来干活,就是图个热闹,有人聊天。挣钱的主力还是村里的妇女。

“这一搬迁,房子问题也解决了。”郭怀亮说。娶媳妇,不用盖房,对村民来说,是最大的解脱。姑娘嫁过来,住的是宽敞明亮的楼房,干活是在冬暖夏凉的车间,孩子上学是现代化的校园,这样的条件,当然让滩区村的小伙子“魅力”大增。“下一步,我们通过流转土地,改变原来的种植模式,将来,种地不会那么苦,收入也不会那么少了。”左营乡党委副书记李加宪说。

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