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积卿:一个复员军人的风雨创业路
19岁那年,鄄城县箕山镇陈庄村的陈积卿带着青春的梦想踏上了开往甘肃的列车,走进军营,穿上了绿色的军装,从此迈进了人生的第一站。时光如水,8年后,他光荣退伍,回到老家。8年的军旅生涯虽然很苦,却练就了他吃苦耐劳、越挫越勇,永不言败的精神和钢铁一般的意志,正是这种精神和意志为他后来的创业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坎坷的创业历程
2009年,陈积卿带着对部队无限的眷恋和感激,依依不舍回到了箕山老家。在部队一向雷厉风行的他,回家后没几天就闲不住了。
“退伍时部队给了13.7万元的安置费,我就想着用这些钱干点什么。再说了,我在部队学到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用在创业当中,一定会为社会、为自己做出一番事业。”陈积卿说。
怀揣着创业梦想,经过多方考察,陈积卿看准了压敏双面胶带的市场。他在箕山工业园租了一个车间,拿出退伍的安置费,又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一些,凑了40万元钱,全部投到了压敏双面胶带的生产中。但是,由于经验不足,没多久这40万元钱便被他赔了个精光。
“一夜之间我不仅变得一无所有,而且负债累累。”陈积卿说。第一次创业的惨败,并没有击垮有着“钢铁意志”的陈积卿。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行不行,我再换别的就是了。”陈积卿笑着说。
此后,陈积卿在北京开过湿巾厂、在天津做过火车上用的锁头,甚至还到甘肃倒腾过土豆。尤其是在倒腾土豆的时候,由于储存失误,土豆全部坏掉了,他又一次血本无归。
藤编编出成功路
这么多年一路走来,陈积卿依旧一无所有。他告诉记者:“那时候我赔得一分钱都没有,战友聚会我都不去,不是不想去,是没钱去,也不好意思去。”尽管创业如此艰辛和坎坷,但是,陈积卿却从未想过要放弃,也从未间断过寻找新的商机。
“一位战友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做藤编。”陈积卿说。战友告诉他,做藤编只需要从厂家拉来原材料,加工成型就可以了。而且,藤编简单易学,家里的闲散劳动力又多。听了战友对藤编简单的介绍,陈积卿当场就答应了。
“从天津厂家拉原材料需要交5万元的押金,当时别说5万元,我就连五千都没有。后来,由战友做担保,只让我交了很少一部分。”陈积卿说。
除了天津,陈积卿又从鄄城找了两个合作厂家。当时,他只有一辆三轮车,到天津进货、送货他都是发物流,给鄄城厂家拉送货,都是他亲自骑着三轮车去送。
“到了冬天,骑着三轮车送货,我的脚、手、耳朵全都冻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真的很苦,要不是我当过兵,曾经磨练过,我可能会坚持不下来。”陈积卿苦笑着说。
这次藤编的创业之路虽然比前几次都艰苦,但是,总算让陈积卿看到了希望。在他的辛苦付出下,他的藤编事业渐渐走向了正轨,业务量也逐渐增长。
致富不忘乡邻
“创业困难肯定是有的,但是创业路上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一个人有了信心就能激发出潜藏的力量。”这一路走来,陈积卿深感不易。他认为今天的成就来源于部队对自己的磨砺,现在,他才能从容不迫地走出一片坦途。所以,他对周边的人和事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
随着藤编的业务量越来越大,目前,陈积卿的编制工人已经发展到了周边17个村庄,700多人。这些人在陈积卿的带领下,也逐渐增收脱贫。
箕山镇冯胡同村村民李爱香,自幼便是一个残疾人,因丈夫常年有病,家中还有两个孩子要抚养,她每天都拖着残疾的腿到陈积卿这里上班。
“我的腿有毛病,别的工作又做不了,藤编这个活不用来回跑,坐着就能干,非常轻松,每个月还能有1700多元的收入。”李爱香高兴地告诉记者。
不仅是李爱香,周边村的很多妇女、老人,只要想来陈积卿这里上班,陈积卿都非常欢迎,而且还让熟练的工人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教他们。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虽然已经不穿军装了,但是我永远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陈积卿说。
记者焦同帅通讯员刘永霞
新闻推荐
金银“姐妹”花 扶贫“大产业” 鄄城县董口镇金银花种植基地采访见闻
时下正是金银花丰收的季节,鄄城县董口镇丰叶合作社和金银花种植基地内到处一片忙碌景象,150余名周边群众正忙着金银花的采...
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