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在鄄城期间,正是他一生中最不开心的时期,也是他人生最为困顿之时。然而,在此期间创作的《洛神赋》《赠白马王彪》却成为他诗赋的代表作,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灿烂的文学
东晋顾恺之的画作《洛神赋图》(摹本,局部)■人文齐鲁璀璨山东
□本报记者于岸青
菏泽鄄城县旧城镇杏花岗村有个奇特的现象,村中的枣树与别处不同——上面的刺全部歪向同一个方向生长。
传说,东汉建安年间,曹植遭贬谪被封为鄄城侯,就住在这里。当时杏花岗杏树成林,林中间有枣树。阳春三月,杏花盛开时香飘十里,落英缤纷。曹植遂在杏花岗南面筑高台,赏春就读。适逢春雨,淋湿衣衫,曹植便脱下衣服晾在读书台旁的枣树上,取衣时不小心被枣树上的刺扎破了手。第二天却出现了怪事,整个杏花岗枣树上的刺全弯曲向下了。由于曹植曾被封为陈王,此台便被后人称作陈王读书台。
1700多年过去了,虽经黄河多次泛滥淤积,但陈王读书台遗址还能看出轮廓。人们来到杏花岗,总不免要谈论起曹植,谈起他在鄄期间写下的不朽作品《洛神赋》和“建安风骨”代表作《赠白马王彪》。
一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去世,二月葬于高崚。曹操下葬不久,承继父位的曹丕便驱迫诸弟就国。早在建安十九年,曹植就被父亲封为临淄侯,但与其他兄弟一样,长期居于邺城,享受都城生活的安逸。对曹植来讲,他也享受着邺城浓厚的文学氛围。当时已名满天下的曹植记述了离开邺城时的哀伤:“祖道魏东门,泪下沾冠缨。扳盖因内顾,俛仰慕同生。行行日将暮,何时还阙庭?车轮为徘徊,四马踌躇鸣。路人尚酸鼻,何况骨肉情。”
28岁的临淄侯曹植自然也在被迫就国的诸侯之中,他却没有去临淄。据专家考证,他就国的地点是在鄄城,在并非封地的鄄城寄地而居。
夏至将至,曹植到了鄄城。夏至,于礼为大祭之日。于是,曹植向朝廷上《求祭先王表》。他说,夏天来了,想起父亲,很悲伤,欲在北河之上祭祀去世数月的父亲。至于祭品,“先王喜食鳆鱼,臣前已表得,徐州臧霸送鳆鱼二百枚,足以供事”,还说“羊猪牛臣自能办者”。但是缺少水果,于是“乞请水瓜五枚,白柰二十枚”。
朝廷答复:不可。因为国家有礼制,庶子不得祭宗庙。还说,开国承家不久,须得顾迫礼制,希望临淄侯能体谅朝廷的难处。这个答复显然是魏王曹丕的口气,几个月后他才代汉为帝。
求祭不得,没承想,转过年来曹植大祸降临。诸弟就国时,曹丕给每人都配了一个官员——监国谒者,其实就是曹丕派来贴身监视诸弟的特工人员。曹植是重点监管对象,随曹植就国的谒者灌均找他各种毛病,“吹毛求瑕,千端万绪”,此番上奏朝廷说曹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请有司治罪。曹丕大怒,立召曹植赴京请罪。到京后关了几天,又让他先回封地待罪。
曹植走后,三台九府论罪,动议“大诛”。想曹植贵为皇弟、公侯,即使对使者粗暴无礼,竟至于死罪加身?幸得母亲卞太后力保,曹丕才表示:“植,朕之同母弟。朕于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骨肉之亲,舍而不诛,其改封植。”遂改封曹植为安乡侯。
何使曹植之小错致曹丕大怒?毕竟,曹植曾是有力的争位人选,“几为太子者数矣”,然终究落败。对于小心眼的曹丕来说,这个莫名火气属于太子之争余波未尽是肯定的。
诏书下达时,曹植刚走到延津,便立即折返京城谢恩,向兄长认错,“惧于不修,始违宪法;悲于不慎,速此贬退”,表示要把朝廷下达的有关文件“置之座隅,孤欲朝夕讽诵,以自警诫”。曹丕此时又改封曹植为鄄城侯。原本只是借地而居,如今倒成了正式的封地。
民国书家于右任所藏《曹植书赋长稿》中录有曹植章草书《鹞雀赋》,此帖曾为北宋内府秘藏,正是曹植写于这个时期的自况自拟之作。赋中曹植自比为雀,在“鹞欲取雀”时,雀苦苦哀求不得,依托草丛之中的一株枣树,奋力振翅,最后一搏,“我当死矣,略无可避”。终于,“鹞乃置雀,良久方去”。
这或许是曹植在读书台上的枣林里得到的灵感吧。
二
鄄城一带本就是曹氏集团的发家之地。
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已然成地方势力之一的曹操经营东郡(今山东莘县)时,原兖州刺史在与青州黄巾兵激战中被杀,曹操遂采部将陈宫建议接管了兖州,为兖州牧。时兖州治所在山阳昌邑(今巨野县昌邑镇),要时时面对黄巾军的压力,曹操遂将治所迁至东郡鄄城(今鄄城旧城镇)。这一年,曹植出生。
以鄄城为基地,曹操整编队伍,与黄巾军展开决战,收服黄巾军30万众,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之后又击败了另一地方势力袁术,迫使袁术退至九江,再也无力北上争雄。兖州之地得以初步稳定。至此,曹操在兖州(今鄄城旧城镇)屯田练兵,招贤纳士,积蓄力量,谋求统一北方的大业。
不出数年,曹操在定陶大败吕布,收复巨野,占领兖州全境后,逐步将势力扩大到豫州。建安元年采董昭建议,自洛阳迎汉献帝至许都(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借助于战斗力极强的“青州兵”,加速了统一北方的步伐。
曹操领兖州牧在鄄城一带活动四五年,这里成为他统一北方的发迹之地。时至今日,鄄城一带的村庄,如康屯、杨屯、左营、郑营,都是因曹操当年驻军得名。
这十来年间,曹植一直跟随父亲左右。虽“生乎乱,长乎军”,却天纵英才,十岁出头即能诵读诗论辞赋数十万言,他思路敏捷,谈锋健锐,每当进见难问,应声而对。至邺下时,他已犹“善属文”著称,很快在邺下文人集团中脱颖而出,被冠以“绣虎”之称,意思是他是一只浑身都是文彩的老虎。
然而,贵公子的斗鸡走马、邺下放歌、西园宴游的生活在浪费着“绣虎”的才情,行为放任、屡犯法禁也消耗了父王对子建“欲立之为嗣”的信任。
建安末年,曹植深陷争位乱战,妻子崔氏因衣绣违制,被父王曹操勒令回家并赐死。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因司马门事件失去了最重要的谋臣杨修,也由此失去了曹操的信任。杨修被杀百余日,曹操就死了。曹丕争位成功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诛杀曹植另两个重要谋臣丁仪、丁廙兄弟,剪除曹植的羽翼,并驱诸弟就国。
争位落败,曹植结束了在父王庇荫下的豪华生活,开始走上人生的艰难里程。
三
曹植到鄄城后不久,就传来丁仪、丁廙兄弟被杀的消息,悲伤之中曹植作《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千年之后,胡适评此诗曰:这种爱自由、思解放的心理,是曹植诗的一个中心意境。
然而,在鄄城,曹植名为王侯,实同囚徒,遑论自由?他屡求自试,不见录用,深感寂寞孤独,度日如年,不仅与诗书唱和的文化生活隔绝,与现实政治也相隔绝,犹如流放。
再加上欲杀而未杀的大惊吓,真正使曹植苦海无边,甚感永无出头之日了。“块然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曹植只好仿父所建铜雀台,在鄄城自建高台,时常登临台上饮酒自娱,读书吟诗,抒发情怀。在此,他作了大量的五言诗,在建安诗人中产量最高。
《杂诗》之一: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杂诗》之二: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类此游宕子,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高树多悲风,高台亦多悲风,悲风何其多。
从诗歌史来看,是曹植巩固了五言诗的地位,创造了诸多五言诗的体类,对后世专类诗的出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四
对于曹植此时的处境,几百年以来广为流传的“七步诗”是最好的注解。
距建安时期九百多年的《世说新语》(公元1138年)记载,曹丕黄袍加身,曹植闻此“自伤失先帝意,亦怨激而哭”,曹丕心生不爽。曹植与众伴君曹丕出游,见有两牛在墙间斗,一牛不如,坠井而死。文帝丕遂令植赋《死牛诗》,但不得道是牛,亦不得云是井,不得言其斗,不得言其死。走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尽而诗不成则要砍头,条件可谓苛刻。
子建策马而驰,既揽笔赋曰:“两肉齐道行,头上带横骨,行至凼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诗成,步数尚未用完,无限悲愤的曹植加作自悯:“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燃,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个故事虽于史无确切记载,但确实符合曹丕心胸狭窄的性格和一贯抉嫌报复的行为。
五
魏黄初二年七月左右,大罪获免的曹植返回了鄄城。其他兄弟的封号均得提升,惟有曹植数十天内由临淄侯而安乡侯,最终得封鄄城侯。看似“平级调动”,实则经济待遇上差别很大,临淄侯时期植封户过万,而安乡侯仅千户上下,鄄城侯虽有所增,也不过二千五百户左右。
曹植返鄄时,邺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甄皇后被曹丕赐死,死状甚惨。
曹植回来后,曾“欲遣人到邺,市上党布五十匹,作车上小帐帷,谒者不听”,也就是想派人进邺城买点上党布,由此遭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等人的诬告,其内容涉及曹植与嫂子甄后的关系,朝廷将之交“百僚之典议”,定性为“荒淫”和“不孝”,曹植被议成“三千之首戾”,几遭“大辟”,也就是杀头。
曹植再次大祸临头。如果叔嫂之间有什么暧昧之处,例如派人去私祭之类,在那时确实是足以构成重罪的。但处理结果却令人大感意外,不仅死罪获免,还晋升为鄄城王。
在洛阳待罪数月,黄初三年,惊惧不安的曹植获准返鄄。又一次摆脱了大辟之祸,他心情略略放松,踏上返程。渡洛水时,“睹一丽人,于岩之畔”,遂在鄄城写下了传颂千古的名篇《洛神赋》。
甄氏同曹植有无感情纠缠,古今议论纷纷,迄无定论。一种意见认为,《洛神赋》中的洛神,就是甄妃的投影。曹植在赋中表达的,是对甄妃的深切眷恋之情。现在这种意见渐渐居于上风。
在这篇辞采飞扬的文章里,曹植自述从京师东归,在洛水之滨,看见有一仙女站在山崖的旁边,他问车夫,如此之艳的人是谁?车夫说,这是河洛之神,名叫宓妃。车夫又问曹植,你觉得她怎么样?
然后,曹植开始极尽描摹这位佳人的风采神姿,夸赞之词已成千古金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洛神赋》之所以成为曹植赋的代表作,与他无与伦比的骋词结句天才直接相关,这些金句历来被奉为描摹美女的经典手笔,令他居于描写技巧领域的高山景行而使后人无比崇仰。
赋中描写两位人物,即“君王”和“洛神”,邂逅又不得不分离,渲染出笼盖天地弥漫一切的哀愁气氛。这哀愁正映射了曹植的现实遭际。言有终而意无尽的哀凄悲怨,感动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宓妃愁坐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李商隐)。《洛神赋》一扫有汉以来辞赋四百年的沉寂,集中反映了曹植思想发展和艺术实践的最高成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永放异彩的明珠。
《洛神赋》在南朝时便得到很高评价,后来更成为曹植最有名的一篇作品。而洛神,也因此变成一个家喻户晓的女性。
在此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洛神赋》瑰丽的想象,启发了无数艺术家们的才思。有了《洛神赋》,才有顾恺之的画,才有赵孟頫的字;有了《洛神赋》,才有了惊鸿舞,也才有《天龙八部》里的凌波微步。《洛神赋》之流传千年,已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奇迹。
六
晋封为鄄城王,儿子曹苗、曹志也分获封高阳乡公、穆乡公,曹植上表称“顾影惭形,流汗反侧”,实则百般小心翼翼。他致力于修缮宅宇,建造园圃,仿佛从此放下“抱利器而无所施”的愤懑,改志做一田家翁。
曹植在鄄城北看见了“众狐数十,首在后,大狐在中央,长七八尺,赤紫色,举头树尾,尾甚长大,林列有枝甚多”,认为这是汉代已然成为祥瑞的九尾狐,遂作《上九尾狐表》,向帝王殷切示好:“斯诚圣王德政和气所应也。”
曹植对于地方事务也有所关心。鄄城有座旧殿,名叫汉武帝殿,是汉武帝东巡时的行宫。这时,大殿已经墙倒屋塌,“梁桷倾顿,栋宇零落,修之不成良宅,置之终于毁坏”,无法修复了。曹植就下令彻底拆除,以便在此修造新屋。恰此时,曹植偶感风寒,一时竟谣言四起,说是鄄城王拆殿,冲撞了汉武帝的灵魂,得病便是汉武帝在天之灵对他的惩罚。有巫医更是四处传播,神仙显灵了。
曹植的风寒很快痊愈,着便服来到工地,听到反对拆殿议论,便说:“昔周武王兴盛时,商朝宫殿连基础都没有了。秦胡灭亡,阿房宫被火烧尽。汉朝衰落,洛阳、长安的宫殿都毁坏了。看来,刘邦的神魂,没法再住在他过去的未央宫里,也挽救不了后代的灭亡。”
人们一听这话说得有理,纷纷点头称是。曹植又说:“人死了,什么知觉都没有了,更没什么灵魂存在。你们不要听信巫医的胡言乱语。”旧殿顺利拆除。
七
不想,大难再次降临。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五月的一天,曹植、曹彪和曹彰兄弟三人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奉诏从各自的封地赶往京城洛阳,一道去朝见魏文帝曹丕,并参加“会节气”。
曹氏宗族为表示骨肉恩爱,规定每年有朝四节的制度,到节气这天,各诸侯王都要到京师来朝拜皇帝,同时使全家骨肉之亲团聚一次,这就是所谓的“会节气”。
曹植对此次朝京师、会节气抱有很大期望。这一年,曹丕讨伐孙权,无功而返。曹植作《责躬诗》言“甘赴江湘,奋戈吴越”,主动请缨,希望能够得到报效国家的机会,然而却遭到了曹丕的冷遇。
想起年前的遭遇,曹植姿态放得很低,朝京之前即上疏自责,叩谢皇恩,备执君臣之礼,以期求得君王的谅解。然别抱期待,把获命朝京的机会,又比喻为“有若披浮云而睹白日,出幽谷而登乔木”。
到京之后,才发现事与愿违,虽请托了姐姐清河长公主从中关说,求见帝王,但仍被冷淡拒之。此间天公也不作美,大雨滂沱,伊洛泛滥,屋倒路塌,曹植的心情简直坏透了。
同来的任城王曹彰见到了魏文帝,然而,他却再也没能回来,“病薨府邸”。
曹彰与曹丕、曹植皆为卞夫人所生,早年自有争位资格,但曹彰却是曹植上位的坚定支持者。因此,在曹丕看来,对他帝位威胁最大者,非彰即植。况曹彰是武将,战功赫赫,曹丕即位以后,曹彰的不满几乎到了公开对抗的程度。
据传,曹彰是在与曹丕下棋时,被曹丕施以毒枣而死。母亲卞夫人慌乱之中赤脚打水救子亦未及。意图团聚的朝京师,成了一次骨肉相残的斗争。
曹植再次遭受巨大刺激。兄弟三人同来,如今回去的却剩下两个人,曹植心里已是百感交集;欲与曹彪同行,朝廷再派监国使者,沿途监视诸王归藩,并强行将二人分开,不得同路。曹植的愤怒到了极点,“意毒恨之”,于是“与王辞焉,愤而成篇”,在鄄城写出了传诵千古的诗篇——《赠白马王彪》,是为揭露宗族内部斗争的控诉书,“忧伤慷慨,有不可胜言之悲”。
这首诗达八十余行,在曹植诗作中长度可观,更是继屈原《离骚》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首长篇抒情诗,其篇幅之长,结构之巧,感情之深都是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罕见的。
诗以兄弟同行被阻为起因,叙告别京城的不舍,小人的险恶用心,离别的痛楚,前路的艰辛,人生的短促等,可谓百感交集,悱恻缠绵。
曹彰之死有如一个阴影笼罩全篇,“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枢寄京师”。“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则笔锋犀利逼人,明确表达了对曹丕手下鹰犬爪牙的愤慨和仇恨,实际上也控诉了曹丕对兄弟的迫害。面对兄弟的鲜血,曹植终于放下了温良谦恭的中和之道,一泄胸中之怨愤。虽然屡遭权力斗争和政治打压的消磨,但是到了忍无可忍之时,终究会伺机迸发而出。思索人生的困境,曹植悟出,“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直面惨淡的现实,也道破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诗中,曹植还安慰曹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这个意思在唐代被大诗人王勃进一步发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千古名句。
八
这一年,曹植再徙封雍丘,从此离开了鄄城。
忧患出诗人。在鄄期间,正是曹植一生中最不开心的时期,也是他人生最为困顿之时,然而,在此期间创作的《洛神赋》《赠白马王彪》却分别成为他诗赋的代表作,这一时期因此也成为他文学创作的巅峰期。
短短两三年,曹植在鄄城创造了繁盛而不朽的文学作品。
曹植的一生,心心念念意图在政治上建功立业,不愿以词赋不朽,然而历史刚好和他开了个相反的玩笑,其在艺术上成就之突出,是“为建安之杰”,“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一份灿烂的文学遗产。
新闻推荐
“这扇子怎么卖,我要一把。”“太厉害了,画得真漂亮。”4月15日上午,在曹州牡丹园内,被称为“坚强弟”的菏泽残疾人苏进园现...
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鄄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