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深入推进“改棚”质品市城升提,作工旧城换新颜,群众享红利

齐鲁晚报 2018-04-27 01:31 大字

文/本报通讯员 丁秋松 房正片/本报通讯员 申广清

鄄城县抢抓国家棚改政策机遇,密集实施棚户区改造,加大征收工作力度,群众参与热情高、拆迁速度快、拆迁面积大,成方连片拆迁的场面前所未有,取得了较好成绩。

今年以来,鄄城县大力推进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工作中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让利于民”的原则,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快速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完成征收11760户,其中实物新建安置4650户,购买房源安置3172户;获批政策性银行贷款29.87亿元,已支付使用24.46亿元;老城区一期、二期安置区正在加紧建设,其中二期安置区12栋楼已封顶、7栋楼完成基础,一期安置区9栋楼已封顶、13栋楼全部建至地面以上。

明确工作重点坚持严格执法

针对老城区矛盾集中、配套落后、亟待改造的情况,鄄城县以老城区征收作为棚改突破口,以老城区成功征收辐射带动周边片区征收,由北至南、从西向东全面加快棚改工作步伐。同时,鄄城县加大被征收片区执法力度,安排有关人员24小时巡查,杜绝突击搭建现象,坚决拆除违章建筑,营造公平公正征收氛围。

发动群众参与坚持有情征收

在每个片区征收过程中,鄄城县多次召开群众征求意见会、村代表座谈会,组织群众外出考察学习10余次,用事实说话,用政策解读,算清机遇帐、经济帐、生活帐,发动党员干部包片、包户,一对一上门征求意见和建议,让群众心里踏实、行动上支持。

调整征收思路坚持取信于民

为有效破解回迁慢、拆迁难问题,鄄城县对原有征收补偿方案进行了调整,适当提高了评估标准,提前规划建设安置区,并鼓励群众选取灵活的货币化安置方式,消除了群众低评估、低安置、回迁慢的思想顾虑。在几个片区签订征收合同时,不少群众提前一两天排队,争先恐后签约,基本上都是几天时间就完成征收任务的80%以上。

严把政策界限 依法阳光操作

鄄城县在入户调查摸底、征收补偿方案制定、征收拆迁、安置房建设质量监管等过程中让群众全程参与,通过制作公示牌、设立宣传栏、张贴通告通知等形式,及时向群众公布相关政策规定,现场解答群众疑问。所有项目建设都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运行,落实工程质量责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标准规范。

在整个征收过程中,鄄城县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管到底,每个环节、每道程序都做到公开透明,不碰红线、不开口子、不留尾巴,全过程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打造绿色通道坚持快捷申报

工作中,鄄城县派专人常驻国开行、邮政储蓄、工行、中行等,积极与政策性银行对接,确保贷款资金及时足额拨付使用。同时,协调政策性银行定期不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加强业务指导,避免工作中走弯路。

强化调度督导坚持合力攻坚

鄄城县成立了8个棚改工作指挥部,均由县级领导同志任指挥长,县棚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坚持每天现场调度;各棚改指挥部指挥长、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坚持每天早晚两调度;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坚持每周调度,听取进展情况汇报,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强力推进棚改工作。

下步工作中,鄄城县将把加快安置房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专门成立安置工作组,具体负责安置协调各项工作,提前规划布局选址,在不违背政策的前提下,简化手续,加强调度,加快安置房建设,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同时,积极鼓励群众选取货币化安置方式,并根据群众需求,灵活采取多种货币化安置方式,加快棚改工作步伐。

鄄城县始终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主动谋划,积极作为,迅速推进,向旧址要空间,向时间要效率,向工作要成效,尽快使旧城换新颜,让群众分享棚改带来的红利。

新闻推荐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新增2个五年制专业

本报4月25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崔倩)近日,经过省教育厅专家组评议,由山东服装职业学院组织申报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市场营销2个五年制大专专业通过了省教育厅专家组的备案审核,至此,学院五年一贯制专业...

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