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扶贫车间”进村老两口“打卡”上下班

齐鲁晚报 2018-01-02 14:03 大字

菏泽鄄城县西曹村78岁的张凤英老人没想到,她和老伴的生活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戴了几十年的贫困帽子在2017年摘下了。老两口双双在家门口就业,天天“打卡”上班,有了固定收入,这一切都源自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落实了一系列扶贫措施。

本报记者廖雯颖崔岩

年过七旬有了工作

老两口家门口就业

目不识丁的张凤英老太太自豪得很,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大半辈子,未承想年过七旬,变成了有工作的人。每天早上7点刚过,她就和老伴曹存恩一块到村里的藤编户外家具加工扶贫车间上班。张凤英的活儿是编藤椅,而曹存恩则是车间保洁员。

宽敞的车间里陆陆续续来了人,大家边打招呼边顾着手上的活儿。张凤英老人坐在凳子上,把横向的藤条错落编入已经钉好的竖向藤条里,一把藤椅慢慢成形。老人说,自己年纪大了,眼神不好,手还慢,一天也就能编两三把。工资是计件按月结算,上下班时间灵活,一个月下来能挣三百多块钱,“手巧的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块呢!”老人很知足,“别的活儿人也不要咱,坐这儿舒舒服服的,编编藤椅还能说会话,比待在家里强。”

77岁的曹存恩老人拿着笤帚认真扫地,他早晚打扫两遍,一个月工资450元钱。两位老人的活儿都不重,也没有太多难度,离家近,时间自由,这对老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以前不敢想

好日子还在后头

张凤英所在的车间,是政府与企业共同援建的标准化“扶贫车间”。300多平方米的敞亮车间里,120多名村民从事藤编加工,其中1/3是贫困户,每人每月收入400元到1500元不等。

鄄城县地处黄河滩区,全县有129个贫困村,村里大多是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前些年,有些厂家为降低成本,将一些技能要求不高的工序转移到村里,搭起“小窝棚”招揽群众务工。2015年起,菏泽市因势利导,通过财政扶持、援建捐建等方式,把“小窝棚”升级改造成“扶贫车间”,让这部分劳动力充分发挥价值,脱贫致富。

张凤英的儿子10年前出了车祸,伤了脊柱落下残疾,儿媳改嫁。照顾卧床的儿子三四年后,家里穷得丁当响。如今老人编藤椅每月能挣三四百元,她还是村里的扶贫联络员,一月还有200元工资,而老伴每月也有450元的工资。此外,算上老年人补助、光伏发电补贴、土地流转收入,一年下来俩人收入有2万元。新的一年,老人说:“继续好好干呗,好日子还在后头,长着呢!”

挖潜乡村旅游

新年有了新目标

因为“扶贫车间”的出现,生活发生巨大改变的贫困户不在少数。西曹村党委书记曹海军告诉记者,全村3513人,共有380人、149户贫困户,如今没脱贫的只有20多户、60多人。

“扶贫车间”的创新形式让不少被困在家门口的劳动力重新发挥了价值,改变了命运。今年起,乡村旅游成为西曹村进一步挖掘潜力的新举措。曹海军说,过去村里灰头土脸,如今修成了景观湖,建好了旅游码头,湖里泊着6艘游船。湖边的公园广场衬着绿草鲜花,“公园的石头里还藏着音响,每天放着音乐,听着心里就特敞亮。”村里的道路都硬化了,还用花岗石修了马路牙子,“希望来咱村旅游的人都能夸一声好。”

据曹海军介绍,2018年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任务要兜底完成。村里用扶贫车间巩固一部分就业后,计划利用农家乐、乡村旅游等形式,进一步扩大脱贫致富的成果。“等到2018年,咱们全村都要脱贫!”

新闻推荐

鄄城县企业家助贫困群众“过暖冬”

本报讯(通讯员房正孙福川记者焦同帅)近日,30余名拥有政协委员身份的企业家,到所联系贫困村集中开展走访慰问贫困群众活动,确保贫困群众冬季和春节期间吃得好、住得暖。30余名企业家分成5组,分...

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