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对老琴书艺人的辩证艺术路 ——记鄄城县大埝镇琴书传人曾凤芝、赵洪成夫妇

菏泽日报 2017-08-08 22:05 大字

大字不识,却练就了一身精湛的琴书“绝技”,成为远近闻名的琴书“名家”;没有“名师”的系统指点,却靠着“偷师”学会了琴书经典长篇曲目;不识简谱、五线谱,却编出了富有时代和地方特色的琴书节目……

曾凤芝、赵洪成这对鄄城县大埝镇的普通琴书艺人,他们用自己的勤奋与努力,走出了一段苦与乐、老与新、失与得的辩证艺术路。

苦与乐

学习琴书虽苦,但乐在其中

站在舞台上的曾凤芝,一袭大红绣金凤袍,一手打板、一手敲扬琴,声音质朴、天然,透着浓浓的鲁西南乡土气息,旁边赵洪成正襟危坐、手拉三弦、随声附和……两人的演出引起阵阵喝彩声。

现年63岁的曾凤芝,从14岁开始学习琴书,“我拜郓城一名琴书艺人门下,开始了最初的学习。”那时候,曾凤芝跟随师傅练绕口令,练换气,练发音吐字,练手、眼、身、法、步,“经常天不亮就起来练习”。

三年后,已经小有名气的曾凤芝,被推荐进入鄄城曲艺队,在那里,她得到了山东琴书代表性传承人王振刚的指点,技艺日臻完善。后来,曾凤芝又被推荐进入菏泽曲艺队,“以前我学的都是短段儿、小曲子,去菏泽后才接触大书。”曾凤芝说的大书指的是琴书长篇曲目,“我都是白天听老师唱,晚上找僻静的地方一个字一个字地背、唱。”正是凭着这股劲头,曾凤芝学会了《杨家将》、《包公案》、《大红袍》、《严海斗》等长篇曲目。

1980年,曾凤芝与同是唱琴书的赵洪成结为夫妻。说起学琴书的生涯,老两口说:“人家都说学琴书辛苦,一起学习的没几个人坚持下来,但我们却乐在其中。”

老与新

在传统节目的基础上,创造新曲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琴书发展的黄金时期。”据曾凤芝介绍,那时候因为农村精神文化节目缺少,请他们到村子里唱琴书的络绎不绝。他们每到一个村子,都排出长篇曲目让人家选择,“选择最多的是《杨家将》和《包公案》。”“曾凤芝唱得好,故事有悬念、吸引人,最多的一次在一个村子连唱两个月。”赵洪成说。

然而,从2000年左右开始,随着电视机在农村普及,请他们唱琴书的越来越少,一年之中倒有大半年是闲着的。闲下来的曾凤芝、赵洪成老两口,一直在思考着:除了电视普及的原因外,还有什么原因造成了如今琴书尴尬的境遇?“我们唱的曲子都是以前流传下来的,唱了几十年没变化,再喜欢的人也厌烦了。”老两口开始琢磨着编曲子。

2014年,赵洪成编写的《歌唱美好新生活》问世了,这个短曲是根据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生活变化编写而成。“这个曲子在县里、市里都获得了大奖。”初次尝试的成功,让赵洪成信心大增,“下一步,我打算再编一个关于扶贫的曲子。”说话间,赵洪成踌躇满志。

失与得

无人继承,却得到政府的重视

“在农村愿意听琴书的,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据赵洪成介绍。琴书不仅没有市场,而且没人继承。“我的两个孩子都在青岛卖馒头,没一个愿意学琴书的。”曾凤芝说,村里的年轻人不愿意学,老年人愿意学又年龄太大,“我倒是教过几个人,但是他们年龄普遍较大,有的甚至已经70岁了。”

面对失去市场、无人继承的境遇,琴书在政府的关怀与重视下,获得了新的转机。2004年,山东琴书省级传承人李巧莲将山东琴书带进高校,在菏泽学院音乐系设立曲艺专业选修。2006年5月20日,琴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促进琴书持续健康发展,县里给我们配备了标准‘武器\’”,曾凤芝说,2011年,县文化馆为他们量身定做了大红绣金演出服,还配备了全套演出乐器,“我们感觉自己从‘游击队\’发展成了‘正规军\’”。

“县文化馆还经常为我们安排演出,带我们去参加市里、省里的比赛,还让我们参加培训。”曾凤芝、赵洪成说,只要我们编出讲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新曲目,琴书一定会焕发新生机。

通讯员房正记者焦同帅

新闻推荐

孙忠生督导“后来居上、代表先行”系列活动

本报讯(记者时苏建)7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忠生到鄄城县、东明县对“后来居上、代表先行”系列活动进行调研督导。孙忠生实地查看了鄄城县陈王街道办事处藤编、档发扶贫车间,东明县菜...

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鄄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